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微软反垃圾邮件提案受挫 又是授权许可问题
2009-05-05
2004-9-14 14:57:00 文/Robert Lemos/ 编译:陈奭璁 出处:ZDNet China   微软所提供的e-mail发送来源识别技术日前遭标准机构否决提案。   周日,一家专门开发e-mail来源认证的技术工作小组公布了投票结果。这个隶属于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前身为MARID)认为微软在所提出的技术中,保留某一专利申请的秘密,因此不拟接受微软的技术提案。   “工作小组至少大致认同厂商保留专利的问题不可被忽略。”工作小组的共同主席Andrew Newton 表示,“共同主席亦认为MARID 组织不应该采纳有受专利申请保护的运算机制。”   该工作小组两位主席三周前要求参与工程师针对此案进行虚拟票选,借此表决是否要采用微软的技术规范。开放源代码组织(包括Apache 网页服务器开发小组与Debian版Linux 厂商)先前曾炮轰微软所提的Sender ID 技术提案缺乏明确的知识产权权声明。   Newton稍后分清表示,微软的提案也可用来当作防制垃圾邮件的标准兼容工具,但该组织后来决定采用另一个不会产生专利风险的标准。   “反对微软解决方案是因为担心部署上可能会跟开放源代码授权产生不兼容的问题。”Newton表示,“但也有不少会员回应表示没有这种困扰。”   微软发言人Sean Sundawll 表示公司将会按照原订计划继续开发自己的技术,即Caller ID for E-mail(电子邮件来电显示技术)。不过该公司也会使用自家开发的技术(Purported Responsible Address :简称PRA )来进行电子邮件讯息来源的认证。   “微软将继续公布这两种类型,”亦即Sender Policy Framework (SPF )与用来检查发信人认证的PRA 纪录。“但我们仅会检查PRA 部分”他说。   在最基础层面上,PRA 与SPF 技术的差异在于来源位址的验证。SPF 使用发信人的明示e-mail位址;而PRA 技术则会核对最近一次使用该 e-mail位址发信人的纪录。大体上,两者之间的奇异在于e-mail最近一次来自何方(PRA )与e-mail一开始来自何处(SPF )。   在八月份,微软已在华盛顿州Redmond 总部举行的E-mail服务供应商大会上与80多家e-mail供应商碰面,并大力促销这种技术提案的好处。   Sundwall不愿表示IETF的否决是否会阻碍微软力求Sender ID 提案成为实质(de facto)互联网标准的决心。不过他认为许多人都没参与此案微软提案的表决。   “参加表决的人数并不多。”他如此表示。   Sender ID 会创造一套系统来验证e-mail讯息来源地址是否跟实际讯息的来源地址相符。这种提案乃是基于先期的Sender Policy Framework (SPF :发信人政策架构),这是由Pobox.com 电子邮件服务供应商创始人Wong Meng (音译:王明)所提出。微软收后来则提出自己的 e-mail来源验证方式,并称之为Caller ID for E-mail,并建立一套综合两套技术的系统。   在该综合版规范中使用微软技术意味着微软可要求用户同意授权后使得采用源代码,部分使用过Sender ID 技术的分析报告表示,微软其实已提供一个看起来似乎是自愿性质的授权。微软目前还没针对这种主题提供任何指引。   IETE产业人士表示微软或许很满意于让PRA 当作标准的其中一种选择,但除非e-mail收件软件支持该格式作为验证机制,否则该提议的协定势必胎死腹中。   “微软现在有几条路可走,”e-mail装置制造商IronPort Systems副总裁Craig Taylor表示,“他们可继续推动PRA 成为实质的标准,或者捐出专利给开放标准组织。”   若微软愿意卸载授权限制,这种决定还有协商空间。   “我们认为若微软愿意变更专利声明或相关授权规定,则工作小组的共识将可大幅转变,未来也就可重新考虑进行这方面的作业。”小组共同主席如此表示。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