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国或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 扩大对华出口空间
2009-05-05
2009-4-15 10:29:18 文/腾讯科技 出处:腾讯科技 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或放松特派记者 熊敏 华盛顿报道 4月13日,美国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首度通过本报就美国对中国钢管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表态。骆家辉对本报表示,“我不会影响他们的分析和调查,我们要等这些纯粹经济调查结束之后再看结果怎样”,骆进一步表态称,“我不会干涉美国商务部的调查,但各国都应该遵守贸易协定。”这是他继今年1月13日在北京接受本报专访后的再度对话。当日中午,1点左右,骆家辉步伐轻松地走进会客室,与10位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华文媒体记者举行一场亚洲记者小型圆桌见面会。美国商务部的亚裔媒体秘书Parita Shah向本报记者透露:“这不仅是第一场针对亚洲媒体的沟通会,也是第一场针对任何媒体的沟通会。”在与每位记者握手落座后,他先做了5分钟的陈述。“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这是美国立国之本。我非常荣幸成为第36届商务部长。”而他也是美国首位华裔商务部长。新任美国商务部长将首场发布会交给亚洲媒体,无疑显示出其对亚洲的重视。“亚洲是美国在多方面重要的伙伴”,骆家辉在会上强调说。他一并透露,今年秋天将率商务团访问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还会考虑改革美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政策。坚决反对贸易保护在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的时刻,本届商务部长身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就在他上任不及半月之时,美国钢铁企业联名向他提出对中国进口钢管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关税。4月8日奥巴马政府首度对华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针对212家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的26亿美元以上石油用钢管产品。这一调查因涉及面广,金额巨大而受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呼吁美国当局在立案问题上,“认真维护G20峰会的成果,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向外界发出错误信号。”美国商务部是此案的调查方之一,它负责判断中国产品是否存在补贴。记者13日从美商务部国际贸易署了解到,该机构目前尚未对此展开调查,而是在审查申诉书是否符合启动调查的条件。美国商务部计划在4月29日公布是否就此案展开调查。骆家辉13日对本报透露,美国商务部将会对此案展开调查,但他本人将不会干涉调查进程。“调查的过程是纯粹经济活动。”骆家辉补充道。他同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将使两败俱伤。因此我们要想办法降低双方贸易壁垒,我们要使用公平的手段达到目的。”骆家辉说。今秋率企业走进亚洲 由于奥巴马希望通过扩大美国出口挽救美国经济,骆家辉被授予带领美国企业开拓亚洲市场的重任。“美国经济衰退,消费力锐减,我们的产品要寻找海外市场,而美国对亚洲出口尚未饱和。”骆家辉3月在国会听证时说。美国对华出口在过去6年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随着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美国企业有望进一步增加对华出口。骆家辉本人在扩展对华贸易上经验丰富。他在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期间和其后担任律师期间对推介美国企业进入中国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在他的努力下,华盛顿州跻身美国对华出口总额排名前三甲。2000年至2008年,华盛顿州对华贸易增长4.2倍。从华盛顿州到华盛顿特区,骆家辉带来了他的“中国经验”:一方面扩大重点行业出口,另一方面降低贸易壁垒。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以电子机械、声控和电视设备、核电设施、液氧气化、机械及零件为主。骆家辉希望推进能源、环保、医疗和教育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这些领域的出口扩大,能创造美国就业,又能帮助中国实现清洁环境的目标和改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骆家辉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为此,骆家辉正在筹划于今年秋天率商务团访问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能源、环保、医疗、教育这几大领域的贸易有望成为亮点,“我希望看到这些领域的出口增长”。愿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要扩大对华出口,美国必须应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挑战。骆家辉表达了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的意愿。美商务部是管理高科技出口的机构。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高技术产品中,有2.2%需要商业许可。中国方面认为,尽管需要取得美方许可的高科技进口案例并不多,但由于美国政府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手续不透明,事实上打击了中国企业购买美国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上届美国政府曾就此做出努力,开发出一次性许可的快速通道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