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淡化IBM形象欧美用户不买帐 Lenovo在冒险
2009-05-06
2006-6-27 10:14:00 文/FT中文网 出处:FT中文网   捆绑,独立,还是淡化?被收购品牌在不同的品牌策略下经历着不同的命运   5月8日是足球明星法国人齐达内告别皇家马德里队的日子,作为世界级的球员,他在主场博纳乌的告别赛堪称完美——在比赛第66分钟他接到队友贝克汉姆的妙传头球破网,为自己5年的皇马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赢家不止齐达内一人,在这场据称全球有5亿左右观众观看的比赛中,很多人都看到了在球场旁“BenQ·SIMENS”的广告牌,而且由于皇马球员队衣上也有“SIMENS”的冠名,一些电视台的解说员打趣说,来自台湾的“BenQ”和德国的“SIeMENS”为球队带来了好运。   尽管相似的场面也出现在四个月前的意大利都灵——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之一的联想集团,在几乎每个体育场馆都打出了Lenovo的LOGO,全球也有过亿的观众通过比赛看到了联想的新形像,但在不少品牌专业人士看来,其效果并非很好,甚至还引起了一些欧美观众的反感。原因在于,和明基的策略相反,联想采取了淡化IBM品牌的措施。   在联想和明基完成海外收购后,各自都获得了被收购品牌的五年使用期限,但显然联想并不打算充分利用这五年时间,而是期望通过大规模营销推广事件来强化自身品牌,同时淡化IBM与其ThinkPad之间的关联,“对于这一点,我很欣赏联想的勇气”,Interbrand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富国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ThinkPad的欧美忠实用户就会买账,在联想整合IBM的PC业务后推出的Z60笔记本,由于产品外壳没有采用传统的黑色而是代之以钛金质地的银灰色,同时在广告推广上也没有突出IBM的标记,只是打上了ThinkPad,因此不少欧美用户对此感到了不适应,“以前IBM那种感觉完全没有了”。   这可以视为联想急于在全球树立自身品牌的表现,事实上类似的做法在全球其他商界并不多见,大部分都是在收购后保留双方品牌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淡化其中一个品牌,最终保留另一个作为主打品牌,或者将其一永久保留为子品牌。尤其是弱势品牌在收购强势品牌后更应该如此,在不少观察人士眼中,这是留住用户,同时也让用户能逐步接受的必然过程。   作者:黄河   惠普在2002年收购康柏两年后,仍可以在小型企业用户那里找到康柏的笔记本电脑;宝洁在2005年收购吉列后,至今还将吉列作为重要的品牌使用,在中国市场已用吉列冠名了湖南卫视一个收视率颇高的节目;甚至TCL,在收购汤姆逊后,也通过汤姆逊在欧洲的渠道来推广两者的品牌,而非只突出TCL本身。   明基采取的也是这种思路,即先通过与西门子品牌一起出现,在用户中建立与西门子这一强势品牌的关联度,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逐渐淡化西门子品牌的影响力,代之以明基与手机产品的关联度。事实上,明基也完全可以和联想一样,通过赞助皇马,在球场上只出现“BenQ”的标记,但是在明基董事长李耀看来,公司还需要对欧洲用户更多的了解,而在整合过程中,西门子的品牌能帮助他们起到稳定的作用,“明基的雄心一点不亚于联想,都是希望在全球范围最终树立自己的品牌”,陈富国说。   相形之下,联想强势的自我品牌意识颇具冒险意味,当然,冒险意味着更大的收益,但也可能因用力过猛而跌伤。
     相关链接
    ·戴尔PC预装搜索工具 被指为间谍软件
    ·微软MSN将推出购物门户网站 1 1将等于3
    ·尼康数码相机消费者遭遇天价维修
    ·惠普员工窃取30万美元设备 eBay上销赃
    ·Google遭版权问题 美网站诉其非法显示图
    ·惠普数码相机将退出亚太,产品开始下架
    ·微软每年将邀请黑客对话 共同找出漏洞
    ·微软下一代OS新名招两家非盈利组织抗议
    ·CEO换角,诺基亚读懂信号了吗?
    ·美督促中加强专利权保护 称其损失惨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