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下乡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
2009-05-05 |
|
2009-2-20 10:59:10 文/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出处: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 编者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在这种环境下,“家电下乡”对刺激农村市场需求、增加家电企业的利润以及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2月1日,家电下乡从12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青岛作为第一批“家电下乡”的试点城市,为其他省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月11日~13日《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青岛的即墨市、莱西市的部分乡镇就家电下乡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本专题根据记者的采访对市政府、企业、经销商、零售店以及消费者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报道,敬请关注。 青岛市经贸委服务与贸易处处长 王志刚 青岛市于2008年1月份正式开展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截至2008年12月31日,青岛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2.5万台,实现销售额3.5亿元。在家电下乡的带动下,海信、海尔、澳柯玛三大品牌的产品在青岛市农村市场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形成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针对青岛市的家电下乡工作,《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了青岛市经贸委服务与贸易处处长王志刚。 青岛成为先行者 在谈到青岛参加家电下乡的历史时,王志刚介绍说,2007年11月,我们接到商务部电话,上级领导指示我们要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并把此项工作落实、做好。随后商务部领导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霍杜芳来到青岛进行调研,青岛家电下乡工作随之正式启动。 其实,近些年青岛市政府一直努力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联合开拓农村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于拥有海信、海尔、澳柯玛等著名家电品牌,青岛被称为是“家电名城”,青岛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贯彻落实家电下乡政策的先行者。 记者了解到,在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青岛把胶州作为第一个试点的县级市。随后,胶州市举办了家电下乡座谈会,组织了胶州市财政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长、镇长以及一批胶州市的家电流通企业负责人与商务部领导进行交流。交流发现,中央家电下乡的想法在农村得到了强烈共鸣。随后青岛市经贸委向商务部和财政部提交了一本沉甸甸的报告,对家电下乡做了详细汇报,在得到国务院的批示后,“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王志刚说,第一轮的招标之后,青岛采用了“政府宣传政策,企业宣传品牌”的方式扩大家电下乡的影响力。特别是品牌方面,我们有海信、海尔做龙头,而且品牌背后有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做后盾。在此政策的作用下,2008年第一季度青岛市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情况非常好,青岛的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高性价比也是家电下乡产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指标。2008年春节期间,29英寸等相对高价格彩色电视在青岛出现断货的现象,这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重视,彩色电视限定价格上调500元的决定也随后出台。 农民、企业、政府三方受益 在试点期间,青岛市三家家电生产企业针对农村市场特点和农民消费习惯,研制了77种新产品,而且全部中标全国家电下乡试点产品,上市后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与其他三个省的试点不同,青岛是计划单列市,试点期间政府补贴资金的20%是由青岛市政府来承担,但是他们没有丝毫懈怠,仍然认真贯彻各项工作。 当记者问及家电下乡对青岛的影响时,王志刚说,2008年6月,商务部、财政部的领导再到青岛调研,并对青岛市的家电下乡工作做出肯定。从此,青岛市迎来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三方受益的多赢局面。 首先,是农民得实惠。家电下乡政策不仅激活了农民购买能力,还加快了农村消费升级,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其次,是企业得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我们就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针对城市市场和海外市场,于是倡导了外需和内需共同发展的策略,结果企业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次,是政府得民心。企业通过市场的扩大获取更多的利益,对政府来说,就是获得了税收的支持。同时,企业市场扩大促使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为青岛解决了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社会的稳定自然是政府最大的收益。 数据显示,在去年青岛市家电出口交货值增幅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家电下乡等措施的有力拉动,青岛家电产业年工业总产值实现了1193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14.8%。同时,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也起到了有效的激活和拉动作用,2008年,全市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 302.7亿元,同比增长18.7%。 在新一轮的家电下乡推广产品招标中,青岛市共有洗衣机、彩电、冰箱(冰柜)、手机等四大类185种型号的新产品中标,占全国新中标产品的15%,其中海信集团新中标产品75种、海尔集团新中标产品70种、澳柯玛集团新中标产品40种,投放后已迅速在市场铺开。 年销售额达3.5亿元 “2008年之前,青岛市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增幅的差距始终是5%左右,家电下乡实施之后,家电产品的消费升级带动了其他产品的消费,截至目前,青岛市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增幅的差距已降至4%左右。之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我们越发感到家电下乡政策的先见性,干劲也越来越足,力求把家电下乡政策落到实处。”王志刚说。依托海信、海尔、澳柯玛、国美、苏宁、利群、维客等家电下乡企业,青岛市在即墨、胶州和崂山等市郊五市三区建设规范的首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和售后服务网点,在农村家电市场上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以此为契机,各企业加大了开发农村市场的力度,海信集团在全市三、四级市场的销售网点迅速扩展到了300多家。海尔集团在全市三、四级市场已发展销售网点414个,还在大部分的自然村建立了村级服务联系站。澳柯玛公司借助家电下乡组织了网络建设的“三大战役”和网络提升的“双千工程”,三、四级市场的销售网点增加至500多家,增长136%。 数据显示,2008年,海信、海尔、澳柯玛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共计212万台,销售额31.3亿元,占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量的40.3%,成为全国家电下乡工作的主力军。 截至2008年12月31日,青岛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2.5万台,其中冰箱9.46万台、冰柜6.5万台、彩电4.95万台、手机0.9万部、洗衣机0.89万台,实现销售额3.5亿元。按照补贴政策,财政系统已向农民发放补贴资金126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011.2万元,青岛市财政补贴252.6万元,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今年1月份,青岛市家电下乡产品继续保持旺销态势,实现销售4.3万台,销售额5600万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