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美新半导体CEO赵阳:一位海归创业者的新追求
2009-05-05
2009-1-4 10:34:57 文/中国青年报 出处:中国青年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当许多企业愁眉苦脸之际,位于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却是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公司董事长兼CEO赵阳向记者描述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一项项海外收购案,让人们看到一位海归创业者在当前形势下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追求。  祖籍东北、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赵阳身高一米九八,曾是国家少年篮球队的队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经过人生的历练,人届中年的他谈吐儒雅、睿智风趣,一派大将风度。  赵阳曾长期在美国模拟器件公司从事电子前沿产品的研发设计,拥有26项与该产品器件的电路设计、制造工艺密切相关的美国专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赵阳像许多海外留学生一样,把目光转向了国内,这里有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他看准传感器技术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的广阔应用、市场前景,看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市场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决定回国创业,离开了正在工作的美国这家半导体公司,经过一番寻觅,终于找到了无锡高新区这片适合自己的创业乐园。  于是,1999年11月,他返回祖国,创立了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微电子机械集成科技芯片的半导体产品,走过了一条非凡的创新创业之路。  在赵阳的带领下,公司从最初的不到10人发展成为如今全球首家将微电子系统和混合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一芯片的惯性传感器公司,其电子微机电、微加工集成技术目前居全球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以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成功地打开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兴市场。由于其产品富有极高性价比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众多世界知名厂商的首选供应商,更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市场最大的加速度计生产商之一。2007年12月,美新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目前,赵阳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家CMOS流程上集成微机械系统的制造工艺与测试技术,并且研发与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加速度计传感器集成电路,产品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PDA、液晶投影仪等,近期研究的新型磁传感器在国际地磁传感器领域中处于先进水平。公司产品连续获全球EDN创新奖、香港电子产品创新金奖、加拿大发明工业化一等奖、最佳传感器产品奖、索尼公司绿色供应商、“中国芯”最佳市场表现奖。赵阳被美国EMES行业著名杂志评选为年度杰出商业领袖、“英格兰企业家”年度奖获得者。公司从2001年正式运营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产品全部出口,年均增长达240%,2007年达1.2亿元。  对于美新公司所取得的成绩,赵阳显得十分谦虚,他认为这一切都离不开无锡市的大力扶持。2005年以来,无锡把引进海外留学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目标,推出“530计划”,充分营造和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各方面的优势,出台了《无锡市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计划意见》为他们创业提供便利,为赵阳的创业保驾护航。  2005年初,无锡市“两会”提出要重视海外留学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06年4月,无锡市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又称“530计划”。此后,以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为首的市领导赴世界各地招揽人才,目前已引进各类海归创业人才700多名,包括柔性流动的人才已超过2500名。“530计划”飓风迅速席卷世界各地,无锡也成为海归人才的创业高地。  新华社南京1月3日电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