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11-26 11:21:16 文/中国企业家 出处:中国企业家 在中国的实业企业中,类金融企业绝不止国美一家,而黄光裕是玩弄资本的翘楚,黄光裕帝国摇摇欲坠,显示在经济下行周期,所有的类金融企业患上了同样的大病。黄光裕是开连锁店的,但他实际上是个金融玩家和资本玩家,黄氏帝国显示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畸形结合。黄氏采用的是类金融发展模式,即脱离传统的实业模式,渗透到金融领域、资本市场。黄光裕起家靠的是家电连锁,但稍有产业常识的人,绝对不会相信家电销售的赢利能让他在短期内成为中国首富,利润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黄光裕靠的是类金融的发展模式,即动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取超额收益,在市场狂热期兼并同行成为行为老大,在成为垄断企业之后压企业帐期,赢得数月乃至一年的现金流。从11月19日开始,国美掌门人黄光裕被警方拘查的消息四处传播,这对于国美而言是致命的传言,这样的类金融企业一旦失去供货,失去信用,就失去了资本市场翻去覆雨的能力,就失去了银行的贷款,命运可想而知。虽然传言尚未证实,影响已浮出水面,三星电子总部已经要求下属公司停止向国美电器供货。而更多的家电企业已经降低国美电器的信用评级,停止与国美电器的延期支付交易,改为现金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失。据《财经网》23日下午报道,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这一罪名属实的话,坐实了黄光裕操控类金融企业的事实。事实上,黄氏兄弟手中掌握有香港借壳上市的国美,在A股市场上市的*ST金泰、中关村,足迹遍布房地产、家电营销、股权基金等等领域。*ST金泰是个大妖股,2007年连拉42涨停板,大涨之后是大跌。但从8月31日起,*ST金泰一口气连续7个跌停,让追涨者套在“山顶”,*ST金泰是黄氏兄弟新恒基集团的盘中餐。06年黄氏兄弟曾因其早年间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调查。据报道,当时官方的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13亿元的问题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此事不了了之,已显示危险迹象。国美占用的下游厂商资金不菲。据万得数据,上市公司中报显示,在国美(包括其并购的北京大中电器)有大额应收账款的家电类上市公司主要有美的、小天鹅、深康佳等。美的与小天鹅在国美的账款超过2亿,ST科龙近9000万,深康佳约7500万。金融资本的急剧扩大使黄氏兄弟用了超常规的扩张方式,这种扩张方式只能在经济上行周期、资产品价格上涨时有效,一旦经济周期逆转,就会形成现金流断裂之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在黄氏帝国版图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黄光裕历年来资本市场上总共套现了135亿元的现金,而后以36.5亿元现金的高价收购大中电器;为竞购“烂到底”的三联商社的股权,前后两次共花费6.7亿元现金获得19.7%的股权;黄光裕通过旗下?泰投资收购中关村15%的股权已输血9.1亿元,加之国美等股价下挫三分之二以上,供贷商已被压榨到极致,导致黄光裕现金紧张。在中国的实业企业中,类金融企业绝不止国美一家,而黄光裕是玩弄资本的翘楚,黄光裕帝国摇摇欲坠,显示在经济下行周期,所有的类金融企业患上了同样的大胃病,他们不能控制自身的规模,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上下游相关企业。这样的类金融企业还是越少越好,让所有的实体企业从类金融的压榨下获得起码的利润空间,中国家电等制造业才能走上正轨。黄光裕发家史: 电器零售商国美(Gome)的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于1969年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传闻称,他16岁时就辍学和哥哥来到了北京,他们带了一袋子的收音机、电池和其他小器具来卖。在北京,他出售和修理廉价电器,最终将国美电器(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打造成了一家拥有1300家门店、年销售额逾100亿美元的企业。在此过程中,黄光裕成为中国靠自己力量成功的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黄光裕的粤语名字念作Wong Kwong Yu,他较早涉足房地产投资,还与现在已不复存在的投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联手创立了一只投资基金。黄光裕说话温和,门牙之间的齿缝很大。据《胡润百富榜》(Hurun Report)显示,黄光裕的个人财富为63亿美元,在5年内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在《福布斯》杂志编制的另一份榜单上,黄光裕则以27亿美元的财富位居次席。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黄光裕的财产和其他资产的真实价值尚未公诸于众。 FT中文网评论:中国富豪风险多 在中国,没几个商人比国美电器(Gome electronics)创始人及董事长黄光裕更加惹人注目。 10月,黄光裕以63亿美元的净资产,被《胡润百富榜》(Hurun Report)评为中国首富,这是现年39岁的黄光裕第三次荣登榜首。《胡润百富榜》对中国最富有的个人进行排名。 两周前接受采访时,黄光裕对于国美不远的将来表现得较为乐观,尽管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不断放缓和该公司紧张的财务状况感到忧虑。 中国政府出台的财政刺激方案,包括为农民减税的言论,将对国美在农村地区的销售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表示:“基本上我认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 然而,目前国美的前景似乎远没有那么确定了。国美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也是最大的家电销售商。 在国内媒体报道称,黄光裕因涉嫌另一家公司的股价操纵案而被拘后,国美股票停牌。黄光裕是国美的控股股东。 国美发表声明称,没有接到黄光裕被拘的任何法律确认文件,不过一位官员承认,目前不能确定黄光裕的去向。 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一些业内观察人士表示,黄光裕可能将很快重新现身。实际上,一家国内报纸昨日称,他已经在家中。 编制富豪榜的胡润(Rupert Hoogewerf)表示:“如果榜单上首富被捕的消息属实,那么这将在所有其他私人企业家中引起巨大反响。” 与十年前相比,私人财富现在不那么令人猜疑。那时许多中国民众认为,有钱的企业家是隐匿了 “原罪”――通常是侵吞国有资产,以及通过不正当手段或私人关系获得融资。 私人企业发展迅猛,一些人估计,它们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不过,企业家们仍抱怨称,如果公司发展得太大,容易出事。 近10年前,当中国首个富豪榜发布时,上榜的多位知名人士很快发现自己受到了调查。 刘晓庆是第一批成为目标的新超级富豪之一,她是上世纪80年代一位著名女演员,后来投身房地产行业。 刘晓庆曾被称作是“亿万富姐”,直到她2002年在一场沸沸扬扬的偷税调查中被捕。 刘晓庆被拘押了420天,并被勒令补缴近300万美元的税款。 两年前,中国当局也对黄光裕控制的一家投资公司进行了调查。 当时,国内媒体报道称,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也受到了调查。 去年1月份,在宣布调查结束的当日,国美股价大涨1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