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垄断和盗版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
2009-05-05 |
|
2008-8-27 12:01:00 文/徐冰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 微软说它在中国不存在垄断,估计全中国人民都笑了。假如有人说中国不存在盗版软件,估计全中国人民也要都笑了。尽管很难准确断定其间的因果关联,但消费者的感受,却往往最能说明问题——有意思的是,当两个“最能说明”的问题同时摆到面前,局面却好像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围绕微软是否垄断了中国市场的争论,似乎正在陷入这样的复杂局面。目前人们热衷于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究竟是微软的垄断导致了在中国市场上对其正版软件的盗版泛滥,还是盗版的泛滥抑或“盗版垄断”——导致了微软事实上并不如人们感受的那样占据垄断地位。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很不容易弄清的问题——其难度,很有些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天问。对其判断上的微妙偏差,完全能够导致让人错愕不已的结果。也许正是这样的微妙玄机,当“番茄花园”的洪磊,因微软的投诉而被拘留,人们立刻就心生疑窦:这很可能是微软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此前,微软反击盗版的策略更多是针对企业单位而不是针对个人。并且也一直有传言,认为微软对盗版一眼睁一眼闭,其意就在于静待盗版占据中国市场,然后收网捞鱼。微软举报洪磊不仅用以表明自己对待盗版的态度,还可以证明中国事实上存在的垄断是“盗版垄断”。
这样的猜测自然只是坊间的一厢情愿,微软的中国策略,外人弄不清楚也没必要去弄清楚。中国反垄断机构所要关注的,自然是微软是否垄断的事实依据。但微软显然在中国市场上引起了普遍反感,也许是其中国策略最应该反思的地方。若基于这样的印象,判定微软是否在中国市场上垄断,中国消费者的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般的条件反射。而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微软成为反垄断第一案,也几乎是“众望所归”。就在几天前,中国律师董正伟提出的对微软开展反垄断调查的建议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受理。董正伟建议对微软开展反垄断调查,并处以罚款10亿美元,责令其公开程序源代码,并建立微软产品的价格听证制度。
如此背景之下,微软的一举一动引起人们的猜疑不难理解,正如它此前的许多举动那样同样令人生疑。目前对微软的怨恨以及对消费者的同情充斥于坊间,这样的“民意”究竟有无道理,抑或,微软在知识产权上的诉求是否合理,都需要详加研判。而反垄断秉持的正确出发点,自然是:垄断是垄断,盗版是盗版。二者其实并不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纠缠不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