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点评:唐骏“10亿”光环下的符号价值
2009-05-05
2008-4-16 11:17:00 文/刘伟 出处:人民网 唐骏(IT新闻配图)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转会”谜底正式揭晓。昨天,唐骏和他的新东家——福建新华都集团老板陈发树一并在聚光灯下亮相,唐骏比陈发树更“扎眼”,让聘请他的陈发树沦为“花边”。   或许,陈发树预料到了这一幕,或许,陈发树内心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是唐骏,新华都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进全国媒体的视野。现在,唐骏这个“标签”贴在新华都身上,一瞬间,新华都熠熠发光。   唐骏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眼球”价值。从企业管理角度,他是解读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与企业关系的范本;从产经角度,他是IT先锋跳槽传统行业,从世界一流大企业“转会”中国民企的经典案例;从财经角度,他为资本市场“制造”题材和讲述各种故事,甚至,他本身成为某种“题材”;从大众话题角度,“第一职业经理人”、“职场老帅哥”以及从年薪1亿到“转会费”10亿的故事等等,都刺激着公众的眼球。   “眼球”价值的背后,是唐骏的“自重”。上个世纪,当国际一流企业神秘得令人敬仰,当微软、比尔盖茨“神”一般令人膜拜时,唐骏从一个工程师出发,“登顶”微软中国总裁,其个人价值被打上“世界最优秀企业”的烙印。   更重要的是,当诸多国际大公司职业经理人加盟民企而纷纷“走麦城”时,唐骏骄傲地拿到了微软给予的,迄今仍是惟一的“终身总裁”荣誉。盛大曾一度是媒体抨击网络游戏产业的“靶子”,唐骏“转会”盛大4年,正是盛大登陆纳斯达克、确立江湖地位的4年。   无疑,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符号,唐骏沾了微软盛名和盛大成长的光,但不可否认,老东家们给予的高度评价,反证了唐骏的“自重”和特殊价值。   唐骏为微软做了什么,是非常遥远的故事;唐骏为盛大做了什么,有许多公开和非公开的版本流传。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唐骏是盛大上市以及让华尔街逐渐接受盛大的“功臣”。唐骏加盟盛大的4年,轰动业界的大事有几件,分别是收购新浪、“盒子战略”和“平台战略”,前两件谈不上成功,后一件是否成功也尚待观察,但是,4年里,盛大的市值提升了,盛大曾经“草莽”的形象被洗刷一新,逐渐以“有理想”、“有追求”的光辉形象示人,其中,唐骏的付出不可磨灭。   陈发树为唐骏“开价”10亿,正是因为新华都处在某个临界点上。按陈发树的说法,“公司做到现在的规模,需要走正规化、国际化的路”。最现实的是,新华都控股和大比例参股的三家企业均有可能短时间内上市,在陈发树看来,唐骏是旗下资产卖给公众的一个优秀“介绍人”,是顺利通向资本市场的一块“跳板”。作为一个买卖人出身的商人,陈发树非常明白唐骏的价值,从唐骏的职业履历看,他一定有能力帮陈发树“赚”回远高于10亿的价值。   没有必要苛求唐骏是一个“完美”的职业经理人,既能带动实业飞腾,又能提升管理水平,还能帮助企业实现资本市场的“惊人一跃”。就人力资源和人才价值而言,帮助顾主解决某个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其自身价值才能最大化。陈发树“买”的就是唐骏助推“惊人一跃”的本事,而唐骏“卖”的是过去被证明的这种能力,两厢“对眼”,成就一段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佳话。   唐骏昨天暗示,他希望新华都是他的“最后一站”。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有终点,但是,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唐骏在国际化、规范化进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会给人们更绵长的记忆。   唐骏,一路走好。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