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朗讯贿赂门”涉案的中国官员是谁?
2009-05-05
2008-1-17 11:56:00 文/诸葛立早 出处:上海证券报   最近一期《财经》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朗讯门”的报道。报道称,去年12月21日,美国司法部刑事部助理主控官艾莉斯·费雪宣布,朗讯与司法部达成和解,条件是朗讯为其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付出100万美元罚金。美国证监会亦与朗讯就同案达成和解,朗讯另行受罚150万美元。国人关注的“朗讯门”案件,终于以朗讯公司的“以罚代刑”而结束。 “朗讯贿赂门”涉案的中国官员是谁?   但报道的结尾却“奇峰突起”:“朗讯门”一案基本了结,约千名中国受贿者却仍是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朗讯被抓了,其它公司没事;为什么只有行贿方,没有受贿方?”一下子又把人们的思绪拉到远方:众所周知,朗讯在2000年至2003年间,为千名中国政府和国营企业高管访问美国出资并以“参观朗讯工厂,接受培训”为由安排行程。受邀者的美国之行,大多花在与工厂参观或者培训毫无关系的地点,例如夏威夷、拉斯维加斯、大峡谷、迪斯尼乐园和纽约等地。在这三年里,此类“访问”次数达315次。但究竟是哪些电信企业的哪些高管收受了朗讯的好处费,几年来公众所获悉的情况一直语焉不详。于是乎,又有媒体议论,“朗讯门”在美国画上了句号,可在我们这里,应该有个开始。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记得在“朗讯门”事件发生八个月后,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对事件进行调查,其依据也是朗讯公司所提交的长达800页的报告。据当时的报道,调查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检察机关牵头,调查部门还希望通过朗讯提交的报告,能尽快找到涉嫌受贿的公司或个人。然而,迄今为止,我们的“有关官员”仍停留在“有关”的程度,身份模糊不清,情况模棱两可。至少没有任何有关报道显示有关官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追究。从常理上讲,作为对美国证监会处罚“朗讯门”的一个回应,无动于衷实在说不过去。   可能其间有我们不了解或不能够了解的地方。比如,所谓“行贿中国官员”纯系子虚乌有。倘若是这样,就应该有人站出来严正声明予以澄清,并以“诬陷罪”起诉朗讯公司,这是维护我们“声誉”的最佳机会。但是,多年来不但没人澄清,国内现在甚至不少人已经不知晓曾有过什么“朗讯门”。这种“冷处理”用股市的常用语来说,就叫“以时间换空间”。   还比如,由于两国司法定性的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这个“国际惯例”。确实,目前中国司法界和法学界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娱乐等现象是否属于贪污,尚存在很大争议,司法实践中也还没有诞生过相关的判例。但是,即使不构成犯罪也不等于没触犯党纪政纪。而且,人数次数之多,绝非一般性质的违纪;如果因为免费游玩玩得高兴而在商务活动中给外商提供“便利”,性质会更严重。但不管怎样,总要有个说法,“闷”在那里,不就是变成了现在流行甚广且人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吗?   再比如,在司法机关或纪检部门看来,接受商人买单的旅游很正常,既够不成犯罪也够不成违纪。美国认定受贿那是美国的事情。其实,“行贿”与“受贿”本是一对对应的法律关系,既然美国那边已经认定朗讯在中国行贿,“萝卜”已经拔出来好多年,我们这边居然带不出“泥”。是我们对于腐败的容忍度高,还是反贪污贿赂的法律滞后而不能与国际接轨?值得深思。须知,虽然中国目前没有《反海外腐败法》,但是对于发生于国内的商业贿赂行为,仍然是有法可依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条规定,不是“摆样子”的。   有识之士曰,对于发展着的中国而言,如果把“朗讯门”比作一个恶之果,就必然存在着孕育这个恶果的树木和生态,因此,它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就特别值得继续深思。“朗讯门”水花不起,实在不正常。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