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联想控股将减持神州数码股份 引进新投资人
2009-05-05
2007-8-9 14:16:00 文/新浪 出处:新浪   据香港联交所公告披露,IT分销与IT整合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股权结构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联想控股和GA将向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IDG VC以及KIL出售原来在神州数码中持有的部分和全部股权。   香港联交所公告披露,以赛富投资基金(SAIF PARTNERS)牵头,由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HONY CAPTIAL)、IDG VC三家组成的投资体,联合另一间境外公司KIL,将分别购买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和GA原来在神州数码中持有的部分和全部股权。其中,赛富投资基金和KIL分别向GA购买3.15%和10.19%的神州数码股权;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和IDG VC分别向联想控股购买17%、8.82%和3.78%的神州数码股权。目前,这一交易正在报请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表示,自从2000年联想分拆,神州数码创立以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经过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神州数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IT产品分销商和IT整合服务提供商。对此发展业绩,联想控股作为大股东是满意的。这次股权变动,是神州数码和联想控股基于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主动安排,同时也得到了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IDG VC等市场中许多机构投资人的积极响应。   联想控股这次出让神州数码部分股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联想控股原来在神州数码中占股比例较大,这次向新投资者出让部分股权,可以使神州数码的股权更加社会化、更加均衡,提升公司的市场化治理水平;二是赛富投资基金等新进来的这批投资人既具有国际背景又拥有深厚本土经验,肯定会给神州数码带来新的资源,创造新的价值。这次交易完成后,联想控股在神州数码里还保留了一定比例股份。   作为这次股权交易投资联合体的代表,赛富投资基金的首席合伙人阎焱说:“赛富投资基金创立的时间是2001年,这年神州数码也刚从联想分拆出来在香港独立上市,可以说我们两家机构在中国创立和成长经历的时间都差不多,对中国市场有着共同的感受,对中国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都有着共同的理解。IT是赛富投资基金重点投资的几个领域之一,今天在中国 IT 产品分销和IT服务领域,神州数码毋庸置疑是一个处于领导地位的本土品牌,郭为带领的整个神州数码管理团队也是一支十分优秀的本土经理人团队,我们对此非常看好;同时,我们认为未来中国IT市场的成长性依然很好,神州数码本身也还存在很大的业务改进和价值提升空间。我期待并深信,由赛富投资基金牵头联合其他伙伴对神州数码的这次投资,一定会是一次参与各方的多赢。”   神州数码总裁兼CEO郭为表示,神州数码创立以来,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6-2007财年,营收规模达到了254.18亿港元,在国内IT产品分销领域居于突出领先的位置。不仅如此,神州数码还实现了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全部电子化,并且成功进入了中国IT服务品牌的第一阵营,圆满达成了分拆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次股权重组计划的实施,是继2001年香港独立上市后,神州数码的又一次重要发展战略机遇。在第二个五年发展周期里,神州数码将在机制体制、战略思维、组织机构、业务和管理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深化改革,通过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为客户、股东及员工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推进中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数字化中国理想。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