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企业家杂志:被遗忘的闪联
2009-05-05
2007-4-25 10:21:00 文/王政 出处:中国企业家   “闪联并没有被遗忘。”3月21日,在闪联与国际消费电子电力线通信联盟(CEPCA)的签约仪式上,作为国家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和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的孙育宁这样对记者强调。   但据闪联品推部门介绍,以前闪联开新闻发布会经常是有几百记者到会,而这次不过20多人。从Google上检索“闪联”二字,大约有18600个查询结果,但除了闪联首页和论坛评论之外,90%以上的新闻出自2005年。   “我们已经从概念炒作期进入务实的业务阶段期。”闪联副总裁孙楚辉这样对记者解释,“闪联还是在闪烁,并没有闪躲。” 但到目前为止,在北京的各大IT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卖场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有“闪联”标识的产品,尽管这个标准问世已经四年。   2003年7月17日,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大力推动下,以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5家企业发起、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闪联正式成立(简称IGRS)。这被视为中国企业在3C领域第一次谋求确立自己的国际标准。此后,长虹、中兴等企业也相继加入。   牵头的联想投资1200万元,TCL投资1000万元,其余各路诸侯投入递减。前联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育宁坐闪联的头把交椅,与李东生一起创业过的孙楚辉“空降”坐了第二把交椅。闪联的“二孙”当家在相当的程度上隐喻了IT和家电两大行业的在3C融合领域内的地位和关系。   据闪联的元老们描述,当时虽然有各大国内企业的资金注入,但还缺少法人机构,因此成立了闪联信息产业协会。这种“先有蛋再找壳”的做法,虽然屡见不鲜,但在标准制定这一领域还是首次。放眼通讯、家电等标准领域,很少有这样的生成模式。   于是,在知春路盈都大厦的十层的闪联总部大门口同时挂着两块牌子——“闪联信息产业协会”和“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孙育宁还兼着这个协会的理事长。作为国家认定的国家标准工作组以及延伸成立的产业协会,它不承担经营任务,只是在标准指导、建议、组织、协调方面有发言权。有点像日本的UOPF(日本家庭数字工作组),也是属于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民间组织。到目前为止,闪联已经有17个核心会员、29个推广会员、27个普通会员、13个观察会员。孙楚辉介绍说,这些等级是按资金投入定档次的。入门费从10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而作为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其主要的赢利模式是靠品牌运作,以及专利授权、核心技术提供、方案支持与授权、评测等。公司性质是私企,法人代表是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   由于在标准制定领域里面,研发的投入产出比十分巨大,所以光靠闪联开始的“蛋”远远不够,借到协会这个壳以后还要让闪联自己变成“能下蛋的鸡”。但这种模式的最大隐患也在于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因为,研发并不是一个让投资立竿见影获得回报的方式,而作为专利授权、评测等企业行为,一时间也难以收回“成本”。靠原先的股东追加投资和靠自己自力更生都需要一个过程。用闪联的对手e家佳负责人的话说,就是“财大才能气粗”。   另一方面,闪联是在当年3C融合概念一路高歌猛进的语境下出现的。当时,微软的“维纳斯计划”,TCL的“天地人家计划”、华硕的“巨狮计划”、南方高科的“龙腾数码”、联想的“关联应用”、海尔的“成套家电”、夏新的“第三条道路”都把3C融合视作未来战略的重中之重。但此后随着3C融合概念的逐步淡出公众视野,闪联的出镜频率也不断降低。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作为闪联的主要入股方,联想自身也没丢下对3C融合领域的研发。据联想研究院的人士介绍,联想研究院自己就花了5年时间,投入上千万元研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实时多媒体协同技术(Real-time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在今年1月5日正式对外发布。它实现了PC所有功能的真正离席使用,是实现闪联标准关键应用场景的核心技术突破之一。尽管联想对这个联盟一再“离席”,但闪联能做的顶多只是为联想做“贴牌”工作而已。   其它的成员更多的是“口惠而实不至”。TCL虽然委派了孙楚辉这样的大员,但TCL更热衷于参与英特尔牵头的“数字家庭”。而早在2004年6月就推出了首批3C融合产品的海信数码,被闪联内部的人认为是在“造概念”,是“干不起来的”。最近海信数码事业部大批人的跳槽暗示了业内对3C融合前景的失望。   目前,闪联组织了联想与康佳、长城与海信、清华同方与创维合作在全国开了7家体验店,但在全国范围内,7家的概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闪联只是品牌推广,不负责研发,其任意听、悦灵通、魔音棒多媒体以及任意通软件等只是在联想产品利润上横切了一刀。海龙信息网总裁陈志清告诉《中国企业家》,很多企业联盟、组织什么的在掌握最终用户方面十分“脆弱”,一贯的技术傲慢和品牌自负会失去很多受众的“民心”。   孙楚辉的观点是,闪联毕竟是个企业型的协会,不是协会型的企业。在制定标准、研发核心技术和品牌推广方面起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因此,闪联最近要把“和谐数字”的旗号打出来。争取把3C融合的话语权“定于一尊”。其“和谐”的概念并不限于3C在产品、技术、应用上的融合与和谐,也包含了不同标准(比如e家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和谐。   但是,任何和谐都是相对的。标准之争的“和谐派”也注意到了,这种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同步发展的模式跟通信领域最大的不同在于容易出现太多的终端隐患。去年“中消协”接到投诉最多的产品质量问题的就是3C产品,其中自然包括大量的3C融合的产品。据中消协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3C融合产品其实就是打着3C融合的牌子,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融合功能。但因为3C产品毕竟不是食品和药品,所以不少厂商就是钻了不少政策的漏洞。日前,在市场上居然还出现了4C融合产品!对厂商而言,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的贪利冒进毕竟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决不是闪联所想看到的。孙楚辉的理想甚至是让每一台PC都装上“闪联”的驱动。且不说这种提法是不是太理想主义化,就是在整个市场对3C融合产品不怎么“感冒”的语境下,作为标准“驱动”的闪联能否再次唤起大众的回忆呢?   “国标”的跳法   “民族主义很伟大,但民粹主义很危险。”孙育宁这样说。扩大闪联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使国内整个产业在其成为国际标准的前题下获得利益,是闪联以旗手自认的理论来源。   按照WTO的惯例,国际标准一旦确立,各成员国有“最先选择”的义务,也就是说,其它各国自己制定的标准将成为“地方法规”。虽然WTO条文中对标准执行不是强制性的,但毕竟有很大的吸纳力量。日前,闪联刚刚通过了国际ISO/IEC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投票,成为委员会草案(又称CD阶段)。这是继去年7月底通过新工作项目(NWIP)后,闪联标准取得的又一个阶段性突破。闪联将在今年年底将冲刺最后的FCD(最终委员会提案)阶段。   在相当程度上,闪联对国际标准的向往表达了国内厂商对未来国际市场的期望。孙育宁的判断是,到2009年,国际市场上的高清电视(HDTV0)的需求量预计能达到650亿美元。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高清电视消费国将全面停播模拟电视节目,同时,中、日、韩三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清电视生产国。而高清电视的基础标准之一就是3C融合标准。在这块“大蛋糕”前面,已经有英特尔投入2亿美元设立的“数字家庭基金”以及飞利浦的“互联星球计划”。而由英特尔、飞利浦、IBM、索尼、微软等17家国际巨头发起建立的拥有160多个成员的“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即以前的DHWG),是数字家庭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组织。目前,国际上除了这个标准,还有一个是前文提到过的UOPF组织,它由索尼、松下、NEC、东芝、三菱、三洋、日立等14家日本企业组成;其中,索尼是其领军企业。   在国外企业、组织强大的资金背景压力下,闪联在这场“国标”大赛中必须亮出快、准、稳的舞步。那么,如何把众国内企业集于麾下就是闪联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但在国内,还有一个与闪联竞争的组织即以海尔为秘书长单位的e家佳联盟。e家佳副秘书长徐斌博士告诉《中国企业家》,海尔跟联想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标准组织,但在对国际标准的追求方面一直也没停顿过。最近,e家佳也是一路过关斩将,先后通过了ISO-TC100标准和国际IEEE认证。e家佳的侧重点在轻工、消费电子、多媒体应用和家庭网络方面,目前已经有上广电、网通、长城、思科中国等200多个会员。她认为e家佳的主要责任是给各成员提供一个开发、支持、协同的平台而不太考虑如何赢利的问题。   E家佳的关于标准的内部文件的名字就是“亮剑!为胡马不渡”。这让人很容易想起电视剧《亮剑》里面李云龙的那句关于两个剑客相逢决斗的台词。那谁是“胡马”呢?   关于闪联   百度一下(www.baidu.com)“闪联”,找到相关网页约273,000篇。“闪联”标准是指在家庭、办公和公共环境中,通过定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信息设备、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之间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内容+网络运营+设备+新型应用模式”的全新网络架构,将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网络及设备认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的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提供商创造出清晰的赢利模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消费和娱乐。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