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通信产业报:英特尔IDF澎湃芯引擎
2009-05-05
2007-4-23 13:50:00 文/顾莹 出处:通信产业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对英特尔来说,创新便是撬动数字世界的那个支点。   2007年,英特尔最大的一次盛会———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选在了北京。在4月17日至18日满满两天的日程中,“创新”与“中国”成为英特尔演讲者反复强调的“机遇”所在。   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大区总经理杨旭在开幕词中强调,今年是IDF创办以来的第十个年头,也是IDF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首发并且是2007春季全球唯一的一场。这充分体现了英特尔中国作为最新的直属大区的重大意义。   杨旭进一步表示,英特尔在36年前创造出的全球首款微处理器-400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通信及工作方式,从而激发了整个行业的创新。之后的486、奔腾和迅弛、酷睿2双核处理器、45纳米等等,更是英特尔不断创新精神的体现。   这些创新带给英特尔的除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还有业界合作伙伴的鼎立支持。   就在IDF开幕的当天,英特尔在加利福尼亚宣布了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一季度收入达89亿美元,营收17亿美元,净收入16亿美元,每股收益(EPS)27美分。   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对此评价,在本季度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英特尔的平均售价仍然保持平稳,就是产品优势最好的事实体现。   而在北京的IDF现场,方正、海尔、HP、IBM、浪潮、联想、微软、三星、中兴通讯、华为、富士通等50余家战略合作伙伴悉数到场,一款款产品、一个个真实的应用案例将英特尔“多重动力,携手创新”的意愿带至高潮。   一切在变创新不变   “欢迎进入多核时代,这是一个计算能力驱动我们的个人能力获得多重增长的时代,”会上,英特尔公司首席技术官贾斯汀满怀激情地陈述,“英特尔已经创新了芯片生产材料与设计方法,摩尔定律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   贾斯汀表示,未来很长周期内,英特尔仍然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每两年将设计制程工艺提升一代,创新一个处理器架构,然后在新的架构上进行产品创新。   的确,在过去一年中,英特尔将其处理器工艺从90纳米升级到65纳米。而今年,它又正式推出45纳米技术,这个技术整整超越了竞争对手一代。“针对超移动的45纳米技术将随着今年下半年两家工厂建成运行而将正式投产,2008年下半年还将有两家工厂投产。而英特尔目前已将32纳米、22纳米技术纳入研发项目中。”   英特尔处理器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用户需求是否跟得上,OEM是否有能力承接这些技术的变迁,新技术的商业价值是否会被掩盖在更新的技术价值中?针对业内人士的疑惑,贾斯汀表示,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基于PC和电视的娱乐、在线商务和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应用模式日益增长,英特尔开发的一系列多核处理器,新的产品线路图将会带来难以置信的性能提升和优异能效表现,“这将大大提升消费者在信息时代的驾驭能力”。   贾斯汀在演讲中重申了公司在处理器性能和能效方面的目标,并指出英特尔能在2010年前,将用于超移动计算细分市场的产品功耗降低10倍。   此外,英特尔还计划推出具有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未来处理器。   “从硅技术、微架构到芯片和平台,从移动计算、数字企业到数字家庭、数字医疗,英特尔致力于为全球计算及通信业打造动力澎湃的‘芯’引擎,以深入和技术探索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及客户体验革新。”贾斯汀表示。   追求真正的移动互联网   无可争议的是,随着核“芯”体积的不断缩小,性能的不断提升,个人计算也将越来越“走向移动”。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事业部总经理浦大卫在第二天的IDF上着重强调了高性能处理器对于支持用户移动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性。   他表示,英特尔将继续提供基于创新硅技术的高性能处理器,包括即将在5月份发布的下一代迅驰处理器技术SantaRosa。“SantaRosa由下一代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英特尔965移动高速芯片组系列、英特尔下一代无线网络连接等技术组成,它可以带来高能效表现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满足用户移动计算的需要。”   不过,这并不是个人移动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只有WiMAX才可以实现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浦大卫表示,“英特尔将在2008年向用户提供集成Wi-Fi/WiMAX解决方案的笔记本电脑,它便于用户连接到分布全球的Wi-Fi和WiMAX网络。届时,移动WiMAX的速率可达到数百兆比特,与其他无线宽带技术相比,它的网络吞吐量更高,并且适用范围更广。当消费者越来越想在移动环境下存取用户自己生成的内容、高清晰度视频、音乐、照片以及其他大型数据文件时,这种技术将变得至关重要。”   随后,浦大卫别有一番用意地向与会者演示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部署的WiMAX的效果———在IDF现场与一名身处“鸟巢”工地的英特尔人员进行了连线。从演示的效果看,WiMAX的音频视频效果流畅、清晰。   事实上,此前已有消息称英特尔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部署WiMAX网络,尽管英特尔没有正面回应,但IDF上的现场演示却让人凭添不少想象。浦大卫还透露,英特尔已经和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运营商进行了颇为密切地接触,“他们都对WiMAX表示出极大兴趣。”   作为WiMAX阵营的最积极推动者,英特尔推出了基于全新802.11n规范的WiFi连接,可为未来的英特尔迅驰双核处理器技术用户带来相当于前代技术高达五倍的Wi-Fi性能和两倍的覆盖范围。不过,英特尔对未来移动通信宽带和无线接入融合课题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前端网络上。今夏即将有一系统面向移动互联网终端(MID)和超移动(UMPC)的英特尔超移动平台面市。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常安南表示,英特尔与爱国者、华硕、富士通、海尔、宏达和三星共同组成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创新联盟,即是致力于设计尺寸越来越小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研发,让人们将自己的个人移动互联网随身携带。“研发过程将会面临包括功率管理、无线通信以及软件集成等许多工程的挑战,我们会共同攻克。联盟成员预计在2008年上半年推出用于MID和UMPC的下一代平台(研发代码为‘Menlow’)。”   情定中国   “英特尔正在与产业界的其他伙伴一起,推动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因素。”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贝瑞特每年两次访华总是让他对这个不断发展的市场兴奋不已。   目前,除美国以外,中国是拥有英特尔最大资源投入、最全面机构设置、最广泛业务及项目铺展的国家。在中国,英特尔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实验室及世界一流的芯片封装和测试厂。进入2007年后,英特尔更将其中国公司调整成为英特尔全球独立的销售和市场机构,3月26日,英特尔用25亿美元建设的亚洲第一个晶圆厂落地大连。这些都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市场的魅力和英特尔深入推进本地化的决心。   而从另一个层面看,也正是英特尔支持中国原创技术及创新的原则的体现———注重培养中国本土的优秀研发人员获得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转让技术。   杨旭在IDF上表示,英特尔希望帮助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目前,英特尔已设立了超过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用于“投资中国本土致力于发展创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科技企业”,截至2006年底,超过15家中国企业获得该项基金的投资。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持续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在IDF召开当天,英特尔向业界宣布了将与中国的32所高校共推“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连同去年国内首批与英特尔携手合作的5所高校,“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一举扩展至全国37所高校。   “作为全球IT产业的领导者,英特尔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培育产业精英。在中国,英特尔也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教育事业,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总裁陈伟锭说,“随着纳米等先进制造工艺的应用,多核技术走向大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成为影响计算机产业最为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英特尔愿意将多核技术引入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支持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于英特尔   百度一下(www.baidu.com)“英特尔”,找到相关网页约9,620,000篇。“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及国际领先的个人电脑网络产品和通信产品的生产商。自一九八五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英特尔公司已在中国设立了十二个办事机构,并在上海兴建了世界一流的制造工厂。为了与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共同发展,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了英特尔上海软件实验室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