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幕:闽人为啥热衷网吧 “炒网团”角色? |
2009-05-05 |
|
2006-11-1 18:45:00 文/赵福军 出处:网吧帝国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福建连江人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炒网团”,将网吧牌照价格炒卖起来,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机,通过各式各样的“下海”,挖掘和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虽然那时的“下海”,在现今看来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或经济“原罪”,但却为该地区向外进行经济力扩张提供了根基。 东岱“炒网团”的第一代原本是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各地开游戏机厅,90年代末其中一些人看到开网吧更有钱赚,就转行过来,获利颇丰,随后规模越办越大,于是东岱人纷纷效仿。 福建连江人对新事物的敏感及把握能力值得各地网吧同行学习,这是任何新生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敏锐感与创业直觉。 二、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纵横交错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发挥,他们一致选择胳膊肘子内拐,团结协作、相互抱成团,将成功经验与点子内部分享,可以形成一定的地区规模(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强大自身。 连江人做生意有个习惯,那就是一旦某人发现一个商机,就会介绍给亲戚、朋友、老乡共同经营,“我们抱成团‘作战’,这样才能在外地生存下来,并迅速把生意做大,做网吧也是这样的。”“我们的优势在抱团经营,大家协商后统一行动,比如统一买哪家设备、统一收费价格等。” 其实反观历史和现今,古时的晋商、徽商,以及现在的浙商,在内部都是与连江人有着相同的秉性,对于网吧行业,尤其是地区性网吧相互之间,合作应该大于竞争,应该是同行兄弟,不是所谓的敌人,应该积极通过自由协会形式团结自身,提高对外谈判能力,并在各类产品购买中以团购方式降低经营成本。 三、采用市场经济最成熟的契约合作方式,参与网吧经营,娴熟通过资本运做,参与经营管理,甚至最终控制一个网吧,既规避了现今网吧牌照“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的管理政策,也完成了自身资本扩张的本意,其运做手法已经国际化了,看看现在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如雅虎、Google、Ebay、亚马讯等在本土化(或国际化)时基本都采用这种模式。 “我们不是倒卖网吧牌照,而是合作经营。”小李说,按国家规定,网吧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一旦被发现转让牌照,不仅会受到重罚,而且网吧牌照还将被取缔,没有人会傻到去冒这样的风险”。 网吧是一个行业素质整体偏低的行业,但网吧前途却是一个有价值的产业,是IT产业链的积极终端,是网络文化产业重镇,网吧人需要的是不断反思,充电提高自己,而不是自我气馁,经验需要分享,资源需要互补,只有如此,网吧帝国大厦才可能建立起来。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违者必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