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爱普生申请对未应诉墨盒企业采取必杀令
2009-05-05
2006-5-22 11:25:00 文/黄乔 出处:电脑商情报   中国墨盒“337调查”一案又有新的进展。据本报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爱普生日前向ITC提交申请,要求对没有应诉的中国墨盒企业产品立即执行“普遍排除令” 。而受“337”影响,国内的墨盒市场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恶性竞争。   爱普生申请“必杀令”   由于绝大多数国产墨盒企业最终放弃应诉,日前,爱普生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申请,要求ITC启动“临时排除令”。这样,有可能5月底,没有应诉的国产墨盒企业将早先一步被驱逐出美国市场。   因为此前爱普生要求的是“普遍排除令”,按照“337调查”惯例,“普遍排除令”一般要在律师调查取证并最终裁决之后执行,但是,鉴于绝大多数国产企业并未应诉,爱普生立即向ITC申请执行“临时排除令”,要求马上对未应诉的国产企业“ 动手”。   “临时排除令”最多在60天之内必须执行,因此,5月底或6月初,未应诉企业的 墨盒产品将被彻底赶出美国市场。   “如果说是‘普遍排除令’是‘生死令’,那么‘临时排除令’就是‘必杀令’ 。”业内权威人士称,“不管‘337调查’最终结果如何,把多数中国墨盒产品赶出美国市场,爱普生已经达到了目的。”   爱普生纳思达首度“交手”   在爱普生申请“临时排除令”的同时,国产企业纳思达与爱普生之间官司的进展情况也格外令人关注。   据本报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纳思达同爱普生已完成第一次“交手”——双方第一轮证据交换已完毕。针对爱普生此前提交的11项专利,纳思达美国律师已向ITC提交了1000多页的证据说明,阐述了纳思达出口美国的产品没有对本次诉讼的11项专利构成侵权。   “爱普生显然是有备而来,之前仔细对比了双方的产品,试图寻找我们的漏洞,但是并没有抓到多少把柄,因此追加了两项直接针对纳思达的关于阀门方面的专利。”纳思达一位高层称,“尽管如此,我们的仍然坚持没有侵犯爱普生的阀门专利。我们产品没有包括‘多孔元件’,‘垫圈元件’和‘密封元件’的限制,所以爱普生提交的两项阀门专利也难以成立。”   “第一轮‘交手’,爱普生并没有抓到什么把柄。”这位高层满怀信心,“我们静候爱普生提交的第二轮证据。”   国内墨盒市场将大洗牌   对于放弃应诉的国产墨盒企业而言,此次“337调查”无疑是灾难性的一击。这些企业的几乎所有墨盒以前均主销美国,如今这条主路被阻,对他们而言,已是致命打击。   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墨盒90%出口海外市场,其中50%销往美国,而放弃应诉的这几家国内企业的量占了近30%。美国市场去不了,欧洲市场也难进,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这些墨盒企业如今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5月19日,记者从渠道获息,这些企业中,有的已开始收缩工厂生产线,准备退出市场;另一些企业试图转向国内。   “这些企业的墨盒产品以前绝大多数仅销往美国市场,在国内市场没有任何基础 。”一位耗材渠道称,“如今国内墨盒市场已非常成熟,竞争也十分激烈,即便现在转头做国内市场,也难有作为。”   更多业界人士认为,受此次墨盒“337调查”影响,国内市场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恶性竞争。“不排除一些品牌以极低的价格抢占市场或倾销库存。”某品牌负责人称,“未来几个月,国内墨盒产品价格将下降30%以上,而到今年年底,现在国内市场100多个墨盒品牌预计有半数将淘汰出局。”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