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板电视春秋争霸 跳水大战无硝烟 |
2009-05-05 |
|
2006-2-6 10:21:00 文/李俊慧 出处:搜狐IT 国外厂商率先跳水,国内厂商被动跟进,只能说明,大家的市场领悟能力有差别
定位高端的平板电视,也开始降低身份。
在离春节还有遥遥十余天时,夏普、松下、三星、LG、飞利浦、日立、东芝等诸多外资品牌齐齐大幅比肩直降“跳水”,跌幅动辄四五千元,并全面覆盖了液晶、等离子两大产品线。
而国内彩电巨头们终于还是没能熬过年三十,也开始纷纷下水。厦华37英寸液晶由15980元降为12980元;上广电50英寸等离子从28800元降价至19990元,创维46英寸液晶更是直降8000元。
单看跌幅四五千元,似乎觉得彩电厂商在吐血大甩卖,老百姓获得了很大的优惠。但是,看清价格基数后(平板电视价格普遍在1.2万元以上),我们只能说,平板电视的降价空间依旧很大。
很明显,面对数字电视的美好前景,随着中国彩电技术的不断升级,等离子与液晶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已成为2006年国内外电视机厂商纷纷瞄准的重点,平板电视取代传统电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显然,平板电视厂商之前之所以能坚守高端,是因为平板电视产业链上的内容提供尚未形成市场。打着高清的旗号,但是,没有真正的高清节目,平板电视与其他所谓低端电视之间的功能差别被无情掩盖。
2005年年终,央视加快了高清电视节目的推进步伐,正式推出高清频道。而这自然是平板电视价格开始跳水的直接诱因。
随着央视高清频道的推出,高清电视的受众市场已经隐约形成。平板电视作为享受高清电视节目带来的视听盛宴的关键载体,其消费市场也正式进入发展期。
熬过了之前的市场培育期后,平板电视真正迎来了销售春天。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表示:“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目前还处于‘春秋争霸’的局面,尚未最后沉淀出稳定的市场格局,所谓的强势和弱势都只是暂时的,2006年的市场份额非但不会固定,还可能产生极大变化。”
国外厂商率先跳水,国内厂商被动跟进,只能说明,大家的市场领悟能力有差别。
消费不消费,买与不买,仅是一念之差。因此,先降价、再加上国际品牌,国外厂商在平板电视第一次肉搏战已经占到了优势。
平板电视一如所谓的高清电视节目,短期内都针对的是高端消费群体。央视高清的价格曾经在民众引发广泛的争议。大部分的声音都是在声讨央视高清价格“高不可攀”。
即使在厂商来看,他们已经开始大范围跳水,但是,在大众来看,真正的高清电视和高清节目都还有点远。即使他们喊破喉咙,价格万元以上的平板电视,都不会促使大部分家庭选择更换电视。
高清电视节目和高清电视是两只绑在一起的蚂蚱,一荣俱荣、一衰同衰。
高清电视节目的市场推广空间和平板电视的市场销售空间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相互降价将直接带领中国彩电市场进入真正的高清时代。
如今,高清电视节目依旧是僧多粥少,平板电视则是粥多僧少。
平板电视真正的市场机会,还需要高清电视频道或节目进一步扩张。高清电视与传统电视的视听区别也需要高清电视这个终端来体现。
高清电视内容提供商啥时携手平板电视厂商共同上演跳水大戏,则中国电视百姓幸矣。换句话说,平板电视的降价空间非常巨大,大众们依旧需要花时间观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