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纺织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面临两突出难题
2009-08-28

  中西部承接转移快速推进,就近转移是主流,海外转移异军突起,“反方向转移”引人注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危机下,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服装企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在这轮服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承接转移还面临着挑战。一方面,部分企业开始布局东南亚地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自身在产业配套、投资软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纺织工业和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陆省份已成服装企业投资活跃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说前一阶段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探索更多地属于自发、独立的企业行为,那么今天的产业转移更多的是在政府宏观战略布局下,企业积极参与的整体行为。”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得到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当前政策环境条件下能享受许多优惠政策。荥阳市有纺织服装企业184家,总产值达5.8亿元,产品远销至法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中国服装产业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试点地区”。荥阳市市长袁三军列举的一系列政策赢得了服装企业老总们的阵阵掌声:专门规划出5.36平方公里的中国服装转移产业基地,补助搬迁企业运输费等多项优惠政策,最大力度支持产业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且比较海外转移等其它转移方式,向中西部转移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文化环境优势。相同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投资风险小。第二,市场优势。中西部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中西部投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后,中国将会逐步形成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市场兼顾的新型的服装产业运营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外转移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已开始布局东南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中西部承接转移行动快,效果好,但仍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中国服装协会有关人士实事求是分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近转移仍是主流。目前,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发展态势,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珠三角快速向长三角转移特别明显。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服装产业核心区域。这一作为梯度转移推行过程中过渡形态将在未来几年中保持其发展势头,发挥优势企业进一步积蓄能量的作用。 tujian.org

向海外转移异军突起。各方信息显示,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近年来,我国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到东南亚地区。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近千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棉花价格上涨 中小纺织企业竞买不积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面临两突出难题
    ·棉花价格上涨 中小纺织企业竞买不积极
    ·氨纶行业整体回暖 烟台氨纶缘何低迷?
    ·腈纶短纤 聚酯切片等纺织原料行情快报
    ·织里棉布城:牛仔面料销量攀升
    ·棉花涨价坯布下跌 河北纺织企业上半年多亏
    ·全国苎麻纺织工业研讨会探讨发展之路
    ·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引领回升
    ·河北棉纺企业上半年多数不赚钱
    ·纺织企业关注新疆棉 期待政府平抑棉花价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