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醚大型化催化剂工艺获突破 |
记者从5月29日~31日召开的全国二甲醚合成技术交流研讨会及推广会上获悉,催化剂作为二甲醚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正在不断获得突破。国内甲醇气相法制二甲醚技术的领军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继攻克二甲醚催化剂关键技术后,正在配合二甲醚装置大型化的发 |
|
中澳合作研究太阳能电池材料 |
本报讯 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合作研制出活性面比例高达47%的锐钛矿氧化钛十面体单晶。科学家说,这种高纯度的锐钛矿氧化钛单晶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过去所制备的锐钛矿氧化钛单晶除了反应周期长、样品纯度低等缺点外,单晶的活性 |
|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菌剂可望推广 |
本报讯 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完成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目——印染废水高效生物处理菌剂的研发,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完成期间曾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据介绍,该项目筛选得到了高效的染料 |
|
继续抢占制高点 |
催化剂一直是二甲醚产业发展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二甲醚工艺技术水平和催化剂研制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二步法甲醇气相脱水生产二甲醚技术领域。当前,该工艺已成为工业生产二甲醚的主要方法,并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这一良好态势主要 |
|
纳米渗锌防腐工艺可实现资源节约 |
记者在5月30日举行的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渗锌防腐蚀技术研发培训中心命名大会上了解到,由天津市先知邦渗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复合粉末渗锌工艺技术,已获得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并被首钢一号高炉等重点工程 |
|
在数字技术领域制衡国外垄断 |
曾在传统感光材料领域扛起民族大旗,制衡国际巨头垄断中国市场的乐凯集团,如今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市场环境下,依靠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的有效组合,集成产品研发技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开发重点由感光材料调整为数码影像材料、 |
|
昊华南方巨胎新品通过鉴定 |
5月27日,广西经济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广西技术创新项目巨型工程机械轮胎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该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在结构、配方、工艺等多个方面具有创新性。 该项目共涉及三个巨胎新产品,分别是40.00-57-68PR |
|
施可丰新型控释肥项目奠基 |
本报讯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年控肥释项目日前奠基。该项目投产后,将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形成“一缓一控”的产品格局。 该项目采用著名肥料专家樊晓林教授研发的异粒变速控释技术,大大缩短了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时间,极大减轻了对土壤的二次污 |
|
三驾马车拉动苯胺价格上扬 |
近来,国内苯胺市场价格不断刷新,由4月份的11600元(吨价,下同)涨至目前的15500元,涨幅达34%,且不断创历史新高后仍在上涨,并出现了货源紧张的局面。这对于产能远大于需求的国内苯胺行业,可谓不合常理。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原料推涨、企业开工 |
|
业界交流二甲醚发展方向 |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主办的2008年全国二甲醚合成技术交流研讨及推广会5月29日~31日在大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二甲醚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和生产建设单位的近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潭竹洲名誉会长、孟全生专务出席会议并作了讲 |
|
阳煤与正元牵手煤化工 |
本报讯 近日,河北正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石家庄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在正元集团现有股本的基础上,阳煤集团以货币方式认购该集团股份2000万股,占4.762%,成为正元集团的新股东。这不仅为正元集团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提供 |
|
肥企应在原料路线上找出路 |
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价格骤然升高,特别是4月初以来,氮肥生产必需的白煤已达每吨1200~1300元,价格高得让众多氮肥企业根本吃不消。于是,提高尿素销售基准价的呼声渐起。然而,一方面,由高油价引发高煤价已成为事实,且煤价上涨的势头还将继续;另一方面, |
|
化工巨头重金投向生物技术 |
经过20多年的低迷期后,全球粮食市场步入涨价时代。在此背景下,农民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舍得在田间投资以生产出更多粮食。基于此认识,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已将投资及研发重点转向生物技术,甚至与竞争对手孟山都结成联盟,希望在农用化学品领域抢得市场先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