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兰州建材业“受冻”楼市过冬
2009-05-06

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持续低迷。受楼市低迷的影响,一向红火的建材业生意陷入萧条,行业整体效益不容乐观。

建材业生意萧条

2月11日,记者在兰州雁滩建材市场看到,虽然每个专卖店的商铺都照常经营着,但前来光顾的消费者却很少。经营地板生意的瞿老板一边打扑克一边告诉记者,前些年这个时候,生意特别好,去年7月份以后,生意一月不如一月,现在生意是开店8年来最差劲的,最近几个月都没敢进货。

“往年春节过后,兰州市家装市场都会迎来旺季,因为许多新人打算‘五一’结婚,从这个时候便开始装修新房。然而,受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今年家装市场生意清淡,直接波及到了建材业的销售。”业内人士赵先生说。

在一家专营防盗门的店铺门口记者停留了15分钟左右,其间仅有一个客户进去转了一圈,尽管店铺老板表示可给予7折的优惠价格,但还是没有达成协议。该店老板对记者说,最近几个月好不容易等进来一个客户,但咨询的多,买的少,春节后才卖掉2扇防盗门,入不敷出。

在兰州雁滩建材市场,许多名牌地板、涂料等均打出了降价促销的招牌。一位销售品牌涂料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基本没有赚钱,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说不上会赔得更多。

记者走访兰州市其他几个建材市场发现,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建材经销商店面临关门的危险。

低迷楼市殃及建材业

许多建材商认为,房地产市场低迷是导致建材业萧条的主要原因。

甘肃华军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潘先生告诉记者,兰州楼市从去年6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对建材业影响是很大的。房地产和建材业就如商场和货源地一样,商场的东西没人买,货源地的东西只能搁在那里。现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冬眠期,建材业就不言而喻了。加上目前经济不稳定,很多想买房子的市民在观望,而原本想装修的也都打起了退堂鼓,导致房地产和家装市场整体低迷。

一业内人士表示,楼市低迷,建材业是直接受影响的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开发商不肯降低房价,消费者感到房价太高,没有能力购买,双方都在等,房地产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而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资金回笼不来,在开发新楼盘上很是谨慎,都影响到了建材业。

准备结婚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要装修房子,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方面都比较紧张,最后还是决定简单粉刷一下,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据兰州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兰州商品房成交7741套,共899358.86平方米,相比2007年成交11949套同比减少35.2%,因此,建材业“寒冬”的出现也在意料之中。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9%,降幅比去年12月扩大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在此大背景下,兰州房价却依然坚挺,涨幅名列全国第四,同比上涨3.9%。“房价高位运行,这让一向生意红火的建材业将再次面临洗礼。”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分析认为。

记者了解到,建材行业零售终端经营困难,而生产企业也开始减产自救。

积蓄力量应对危机

面对低迷的楼市,建材业如何才能迎来暖春呢?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杨教授分析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打造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品牌来吸引消费者。他认为,金融危机使楼市进入冬眠期,对品牌企业来说反倒是一个契机,应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通过市场竞争让一些“杂牌”企业出局,从长远看有利于品牌建材的发展。

房地产低迷,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消费信心不足,建材行业一些经营户也开始改变经营思路,在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为谋求新的发展积蓄力量。

金德管业集团兰州分公司的唐玲认为,建材业现在虽然生意萧条,但一定要冷静,不要过于紧张,应坚定信心,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家装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必然会带动建材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国家一系列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措施的出台,老百姓消费信心增强,家装业定会迎来暖春。

     相关链接
    ·· 201
    ·· 品
    ·· 家
    ·· 地
    ·· 中
    ·· 十
    ·· 三
    ·· 久
    ·· 手
    ·· 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