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加速市场调整狠抓玻纤开发应用
2009-07-28

  一、基本情况

  (一)玻纤产业发展的格局没有变

  1.产量与销售产值均大幅增加。

  2008年行业总产量235万吨,同比增长44.4%。

  销售产值547亿,同比增长33%。

  约有20%的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2.市场仍在扩大。

  国内玻纤用量约115万吨,同比增长18%。

  出口总量仍增长,增率为12.4%。

  3.发展势头好。

  中央刺激内需政策,十项措施十大产业规划及基础项目,给玻纤工业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政策借鉴。

  近一段,国际油价相对稳定,汇率稳且略有上升,减小了出口压力,玻纤产业出口退税政策在争取之中。

  (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重

  1.纱量增速过快,形成供大于求局面。

  产销率由2007年98.8%降至2008年92.6%,库存积压超20万吨。虽年均出厂价比去年有所上升,但4月份开始下降,下降率为7.2%。

  低档次大宗传统产品,下降度更大,如网布、电子布、短切毡,一些企业售价下降幅度在20%左右。

  2.成本大幅度上涨。

  2008年11月底统计,制造成本同比上升31.4%。其中能源涨价按建材行业平均,煤上涨25.7%,重油上涨24.5%,天然气上涨15.3%,电上涨6.3%,受此影响化工类材料也上涨。

  2008年上半年贯彻新劳动法,劳务成本上涨20%左右。

  上述3项费用同比增率为34.4%。

  3.行业和所有企业效益大幅度降低,行业总利润约44亿,平均利润率降低近20%。近70%省份玻纤销售利润下降。近半数玻纤企业无盈利或亏损。

  4.开发应用跟不上,进口下降不多,仅不足9%。

  5.金融危机影响还会持续一段,包括产大于需的状况还会延续一段;人民币升值压力仍有;中东、印度建玻纤厂会影响我国玻纤出口量。

  二、进出口情况

  (一)概况

  1.出口总量由2007年的108.5万吨增至122万吨。

  出口量增率下降25%,占总产量比重从67%下降到52%。

  2.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口格局也有变化。

  出口亚洲各国的比例继续增长,已近55%,成为主要出口,其中纱以中东为主。

  织物港澳及转手,日韩等东亚及中东各占30%左右;

  去年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平均为25%左右,所以出口欧洲的比例有较大幅度降低,对美元升值为6%,相对较小,所以对美出口比例稍有增加,但仍低于欧洲。

  (二)对进出口变化的几点分析

  1.粗纱进口增率比出口增率高1倍,反映高质量粗纱满足不了要求。

  2.短切纤维进口继续增长,出口则略在下降,反映我国增强热塑玻纤没有明显提高。

  3.玻纤织物进出口均减,反映了电子纱布自给率大大提高;网布出口下降;窄幅织物出口减少进口增大,要引起注意。

  4.玻纤薄毡进出口量均减,反映国际竞争激烈,我国产品在大宗应用领域没有突破。

  三、要狠抓开发应用

  面对当前情况,各企业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本文仅就玻纤开发应用提些建议。

  (一)开发应用就是巩固和扩大市场,这方面还有潜力,特别是国内市场。

  (二)狠抓开发应用,延长产业链是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

  1.行业销售产值大部分来自制品应用,总销售产值547亿,而纱总值为151.5亿元。出口总值为128.75亿(其中纱为54.34亿)。

  2.比较一些典型省份情况可以说明:制品应用能提高单位玻纤的产值。

  以产纱为主的大户浙江省、重庆市发挥能源、技术和规模优势,有较好效益,但单位玻纤收入只有1万元/吨左右,而且当前销售率相对较低。

  江苏省玻纤以制品应用为中心发展,每吨玻纤平均销售产值高达6.7万元,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供纱省份的贡献。

  山东玻纤企业多,纱和制品皆有,所以吨玻纤产值为3.68万元,高于行业平均产值的2.5万元。

  (三)要从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两方面去努力。

  1.复合材料是一个材料、工艺、制品为一体的概念,所以玻璃纤维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基材,其产品就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2.玻璃纤维的应用领域很宽,必须开发多品种产品,适应需求。

  3.玻纤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取决于装备水平,必须注意装备的开发和水平的提高。

     相关链接
    ·· 201
    ·· 品
    ·· 家
    ·· 地
    ·· 中
    ·· 十
    ·· 三
    ·· 久
    ·· 手
    ·· 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