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两棵树”变身万木林;谋转变,废材成宝身价倍增。近年来,南平林业产业着力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显现。去年,南平实现林业总产值224.5亿元,植树造林面积50.6万亩,共有18家企业11个产品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8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17家企业被评为2009年度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期以来,南平山上只长着“两棵树”:一棵是松树,另一棵是杉树。“单一的林业结构不仅不利于森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林农和林企只盯着‘两棵树’做文章,路也越走越窄。”17日,南平市林业局主任科员许少雄说,“我们正在努力打破这种局面。”
南平市田园现代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里1800亩无患子正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据了解,该公司未来将建设总计30万亩的无患子种植基地。预计产值达9亿元,可为项目区林农带来3亿元以上的收入。无患子是南平市野生乡土树种之一,其种仁含油率高达40%,全果压榨出的油脂含油酸和亚油酸高达87%,颇受生物柴油企业青睐。
“无患子种植成功后,企业仅需采摘其果实进行加工,经济效益超过以前单纯加工木材,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许少雄说,“调整产业结构仅靠关闭几家企业是不够的。为了不损害广大林农的利益,南平市林业部门并没有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把小企业一关了事,而是从资源培育入手,通过调整生产原料,引导企业集体转型。”“我们在现有林业四大基地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有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丰产竹林、珍贵树种、大径材、种苗花卉、名特优经济林、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生物质原料林等十大基地,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质量有一个新的跃升。”许少雄说。
据了解,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南平市2009年全年植树造林面积50.6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6.2万亩;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19.9万亩,完成四大基地面积建设36.9万亩。油茶、无患子、丹桂等特色资源培育工作渐入佳境,去年全市新造油茶林2950亩,新造高产示范林1100亩;抚育现有油茶林面积12.3万亩,其中示范林1.7万亩;新造无患子原料林基地2976亩。新资源重构林业格局,新技术护航产业升级。在南平,竹木加工业引进高新尖端技术已蔚然成风。一些过去无人管顾的竹木废屑已经成了“香饽饽”。
在延平区森利碳业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车车的锯屑和板皮等下脚料经过高温、烘干、挤压、炭化等程序,成了抢手的机制炭。“过去,这些锯屑都是直接倒掉,如今我们每天可以消化30多吨废料,一年1万多吨,相当于节约原木1万立方米。”公司董事长王海水说。
在建瓯市“中国笋竹城”,该市木竹龙头企业三森公司发展势头迅猛,生产的高档产品畅销全国。“其实企业创办时间并不长。”该公司负责人周樟成表示,三森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归功于高新技术的应用:一是1200万大卡生物质燃料锅炉,一是卧式浸纸机。“竹胶板行业内,这两样技术我们都位居前列。”建瓯市林业局木竹产业科科长林振清表示,此前,工厂拼命生产筷子、砧板等低端产品,现在则主攻纳米、竹炭。
“邵武规模以上木竹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邵武市林业局产业股股长黄桂生告诉记者,2003年之前,邵武木竹企业林产工业产值4.7亿元,全是加工半成品;去年,半年的产值就达15亿元,且都是成品,竹木产品身价倍增。“2003年以来,邵武市木竹业工业产值始终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但资源消耗却始终稳定,高新技术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