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以品种、质量和服务增效益,以环保和节能减排求生存,以深化改革、加快联合重组求发展,以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添活力,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更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经历了“增产不增收”的尴尬一年后,我国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后危机时代,怎样布局中国钢铁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大棋盘?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四枚关键棋子。
产品结构:长材回落板带材反弹
近年来,随着大量板材项目投产,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已经呈现出先进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趋势,如何根据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需求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是危机之后大中型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据中钢协统计,2009年国内市场对长材的表观需求量达到321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9.8%,板材(不含窄带)的表观需求量为24964.6万吨,比上年增长22.2%。由于板材出口大幅下降,转而供给国内市场,导致板材生产量仅增长11.74%,而长材生产量则增长23.23%。
“这种情况表明,2009年新开工工程项目多,投资大,大量工程处于施工的初期阶段,呈现长材需求高,板材需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对以生产长材为主的中小企业增加效益有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说。
他表示,从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施工进程的继续开展,大量项目工程将进入设备装置采购、安装和调试周期,加上国家今年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种态势将促使国内市场钢材的品种需求发生变化。“供加工使用的板材需求将有所增强,这既有利于钢铁全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又有利于以生产板材为主的大中型企业。”
中钢协认为,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增幅可能出现较大回落,我国钢材整体需求将呈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长材增长幅度有所回落,板材和宽带材增长幅度上升(特别是冷轧薄板、涂镀层板),但中板、中厚板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第二,无缝钢管出口受阻,国内需求增长难以弥补出口下降,总需求或出现负增长;第三,由于机电设备出口回升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设备订货,特殊钢市场需求将好于2009年。
“从板材的品种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中厚板和无缝管由于产能远远大于需求,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需要引起钢铁行业相关各方的注意。”罗冰生特别提醒说。
淘汰落后: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于未经审批但已生产的企业或项目要给出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出席中钢协2010年理事会时做出如上表态。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一大难题。现阶段,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且手段单一,全国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进展缓慢。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钢铁行业已淘汰落后炼铁能力8172万吨,炼钢能力6038万吨,但实际上落后装备仍然大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