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毅
稀奇!小账本与大账本出现了数据差。 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7.1%。而各地数据显示,只有5个省(区、市)低于全国速度,1个持平,1个未最后核定,24个高于全国速度。各地数据相加后,高出全国数据9.9%,多出1.4万亿元。看来,自己的小账本自己喜欢,溺爱之下,小账本富贵了。 或许我们在各部门官员的口中,已经熟悉了“统计口径”这个词,并且以宽广的胸怀理解相关部门发布统计数据的艰辛。大学毕业生们接受了“被就业”,我们也笑谈工资的“被增长”。只要是为了大局利益,小民们“被平均”又有何不可呢? 然而,出现GDP小账本与大账本严重不符的情况,绝不可掉以轻心。在GDP一统江湖的当下,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础数据受到干扰,就很难对经济走势作出准确判断。如果任由这股浮夸风乱吹,最终会对全国的宏观决策造成干扰和危害。 事实上,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由来已久。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08年已达8.8%。 有专家指出,除去重复统计、资料来源和系数不统一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外,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率,迷恋政绩、形象,才是问题的根源。当然,这里面涉及官员考核、地方经济评价等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还应认真权衡。 tujian.org 不过,弱化GDP的统计权重,打破GDP一家独大的局面,刻不容缓。我们知道,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单地说,GDP只讲结果,不讲过程。也就是说,它只计算化工厂的产值,却不计算对河流的污染,对鱼虾的毒害。 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指标,如真实的就业和物价等方面的指标。在对基层干部考核时,应大量增加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指标,尽量减少GDP总量和增长率方面的指标。只有“高考”的指挥棒变了,GDP才能轻松地交权,其他指标也才能大胆地承担责任。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毕竟GDP并非人见人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