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决定我国各地地方车市的特质 |
2009-05-05 |
|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汽车市场发展也存在着差异,而之所以存在差异,除了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更关键在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政策决定市场。京沪两地统计部门于2月10日和13日先后分别发布了两个直辖市各自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两市公报中有关汽车的相关数据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特点。
2008年末北京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18.1万辆,增长14.5%;其中私人汽车248.3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保有量210.5万辆,增长16.4%,其中私人轿车174.4万辆,增长19.2%。同期上海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32.12万辆,增长10.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72.04万辆,比上年增长17.5%。
北京是我国首都,公车多于上海,理所当然。重大差异出在私人汽车上,北京私家车是上海的3.4倍。这并非是上海的购买力水平问题。2008年生产总值(GDP),北京为10488亿元,增长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3029元;上海为13698.15亿元,增长9.7%;也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超过72487元。之所以在私家车数量上京沪差距显著,地方政策是主因。由于上海实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