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减排 散装水泥在大同盛行 |
2009-05-05 |
|
近几年,许多市民都有切身的体会,在我市城市道路改造和一些建筑工地上,以前随处可见的搅拌机轰鸣、大片的水泥砂石堆和漫天的施工粉尘等场景不见了,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历史已悄然被改写,取而代之的是预拌混凝土的广泛运用。
节能减排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发展散装水泥是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技术措施。大同是全国知名的水泥大市。然而多年来,我市水泥散装化水平很低。2005年以前,散装水泥供应量一直在10万吨上下徘徊。2005年8月,市政府将市散装办划归市商务局。三四年来,市散装办采取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落实奖惩政策、加大服务深度和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一举打破了大同发展散装水泥多年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三四年来,全市共生产水泥135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256万吨。散装水泥的推广共为国家节省木材8.448万立方米,节煤19968吨,节水307.2万立方米,节电1843.2万千瓦时,节约水泥包装袋5120万只,减少水泥损耗12.8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1.0752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457万吨,二氧化硫4618.24吨,大大净化了空气质量,创造综合效益16499.2万元。
散装水泥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大同市建设领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更确切地说这是大同市社会生活中的一次变革。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白文介绍说,使用散装水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能对粉煤灰、矿渣、尾矿等工业废弃物加以利用。每生产1立方米的混凝土,就可以消化100公斤的粉煤灰,消化80公斤的矿渣。由于推广散装水泥后,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都是采用智能专业化生产线控制成分配比,避免了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材料质量波动,可以说,这项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城市转型散装水泥发展迅速
我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开始于2005年,实现于2006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步入轨道很快。为配合大同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