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近期可望持续采取较低油价政策 |
2009-05-05 |
|
1月15日,我国再次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在相距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政府再次宣布下调油价,不仅说明国务院年前发布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已正式生效,也预示着,在全球经济下滑、需求极度疲软,以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阶段,我国可望持续采取较低油价的政策。
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状况不易扭转
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降,工业企业增速和工业效益都出现下滑的趋势。受此影响,国内汽柴油需求增速大幅放缓,特别是柴油。2008年11月份,估计我国石油需求同比基本持平,增速比上月又大幅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需求同比增长6%左右,比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柴油需求同比基本持平,回落2个百分点;煤油需求同比已经出现下降,化工轻油需求同比更是大幅下降10%左右。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适逢我国传统的用油淡季,这将和经济疲软一道令我国石油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局面。
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且国内资源极大充裕,从去年7月以来,国内汽油实际批发价已经下跌1800多元/吨,而柴油跌价则已超过2500元/吨。
截至1月4日,国内市场社会单位90号汽油实际批发均价为5747元/吨,比国家2008年12月19日下调后的规定批发到位均价仍低653元/吨;国内市场社会单位0号柴油实际批发均价为5167元/吨,低于批发到位价均价228元/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使国内汽柴油需求大减。虽然临近春节,业者观望心态仍十分浓厚,往年在两节前备油的热情受到严重抑制,价格不断下行。
我国近期实行较低的油价政策
2009年国内成品油将呈现买方市场格局。因此,尽管国务院在年前发布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中明确,国内成品油定价既要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要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近一段时期,估计我国成品油定价可能首先会顺应市场实际走势,以保证对供求关系的调整,保证炼厂合理利润在其次。
从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经济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成品油市况来看,近期我国可能会实行较低的油价政策;而从未来国际油价的发展趋势、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来看,后期我国肯定会逐步提高油价。
我国石油资源禀赋和对外依存度情况,类似于大部分欧洲国家,但收入水平远比其低。因此,目前我国要承受欧洲国家那样的高油价还非常困难。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百姓的承受能力而言,尤其是在目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降,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要务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低油价的政策是必须的。
另一方面,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和美国相近,但环境承载能力无法和其相比。所以,我们不能走美国的发展道路。待经济状况好转后,我国肯定会逐步提高燃油税费在油价中的占比,以达到促进节能减排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