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乐江:钢铁业告别高增长态势 |
2009-05-05 |
|
“今天钢铁股全线大跌,宝钢的股价已经跌破7元/股,再继续下去,就要跌破每股5块多的净资产价格了!”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9月18日在京出席2008中国钢铁并购重组论坛间隙时对目前动荡的国内外金融市场忧心冲冲。 面对低迷的钢材市场,徐乐江也坦言,在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和下游行业需求减弱的宏观背景下,钢铁行业盈利的潜在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加,钢铁行业已经告别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钢铁企业商业运作的旧模式不再有效。中国钢铁产业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来应对全球经济的波动和衰退。 据悉,7月份国内钢产量增长8.9%,8月份只增长1.5%,但是8月份的钢材需求却下降了6%。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钢协顾问吴溪淳表示,如果按8月份的日均产量,今年中国的钢产量将达到5亿吨。但徐乐江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按目前这种不景气的市场形势继续下去,今年钢产量将达不到5亿吨,以宝钢自身的感受来看也是订单不足、需求不旺,钢材价格的下跌将挤压上游原料价格,以及对铁矿石谈判产生影响。 徐乐江认为,钢铁行业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那种靠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大家都赚钱”的发展模式将很难再现了。中国钢铁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双重压力,全行业正在步入高成本时代,“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钢铁企业依靠低成本、拼价格的竞争方式走到了尽头。 对于出口形势,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告诉记者,未来的出口并不乐观,钢铁产品关税政策有强化的可能,尤其是部分钢材品种以“合金钢”形式迅猛出口,合金钢类产品的出口退税可能将取消,但所有钢材品种取消出口退税也是不科学的。 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则表示,由于目前市场对相关出口关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使得7、8月的钢材出口猛增,达到了历史高点,但从钢协调研的情况看,以广东、浙江为例,出口订单并没有实际那么多,多数属于突击出口,而国内市场的低迷除了经济基本面等客观因素外,主要是市场恐慌性杀跌,市场资源供应量的增加的影响并不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