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份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大幅下跌,单月跌幅达到10%,为1980年3月下跌10.5%以来的最大跌幅。按6月底的价格高点计算,铜、铝、锡等金属价格跌幅在15%~20%。 进入2008年以来,有色金属市场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调整,整个行业的效益状况发生了逆转。为避免行业和企业的大起大落,有色金属一些子行业展开了规模较大的停产、减产等自救行动。在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企业自律意识增强的同时,如何做到事先控制而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既是对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能力的检验,也是对企业自律和信用意识的考验。 减产活动相继实施 继稀土行业6月停产保价活动开展以来,有色行业内的主要金属品种也实施了系列减产活动。 7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山东烟台召开部分骨干电解铝企业市场分析座谈会。与会的20家骨干电解铝企业针对目前的行业形势,慎重做出了联合减产的决定,并通过了电解铝联合减产倡议书。他们承诺,自7月10日起一个月内逐步达到减产5%~10%的目标,同时自觉接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协调,自觉履行承诺义务和接受新闻媒体及全社会的监督。 据了解,电解铝企业将通过停产部分产能、推迟新增产能和大修电解槽投产时间、提前实施电解槽大修、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及其他措施,确保减产行动的实施。同时,这些企业还向全国电解铝企业发出倡议,希望所有电解铝企业积极加入到减产行列,为今年的迎峰度夏和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奥运会,尽可能为电解铝行业争取一个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 7月12日,在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和上海有色金属网委托承办的铅锌上游企业高层研讨会上,与会的豫光金铅、四川宏达、八一汉中、西部矿业、罗平锌电等27家铅锌冶炼企业达成共识,决定在7~9月各自减少铅锌产量10%。在此期间,企业可安排设备检修等以腾出电力,支持北京奥运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铜、钨等产能过剩的行业还没有提出减产计划,但也不排除针对市场采取措施的可能。 无论是稀土行业的停产,还是电解铝行业与铅锌行业的减产,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相关产品的期货和现货价格均迅速给予了反应。稀土行业的价格开始止跌回升,其标志性的产品氧化镨钕价格已从最低的13.5万元/吨回升到15万元/吨以上。电解铝的国内价格虽然涨幅不大,但国际市场却表现抢眼,当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三月期铝大涨100美元,盘中更是创下338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沪锌国内期货和现货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LME期锌曾连续多天出现上涨。 减产背后存在四大问题 对于这种减产的效应能否持久,业内外有着不同的声音。普遍的观点是,由于有色金属行业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影响行业深层次的问题并不能因为暂时的减产而得到解决,因此这种减产行动实属短期之举、无奈之策。因为这些行业相继减产发出的信号,暴露出了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这几年来的产能扩张之弊。 近几年来,有色金属价格连续上涨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刺激了国内外众多资本投资有色行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有色投资热潮,推动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进步。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到了2360.5万吨,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为349.7万吨、1255.9万吨、275.7万吨和371.4万吨。 在有色金属行业急速扩张的同时,一些子行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对外依存度加大。我国的铜、铝等大宗有色金属矿产品储量不足,为满足生产需求必须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的增加,致使各种原材料大幅涨价,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自2006年以来,铜冶炼加工费持续下滑。长期合同方面,2008年的铜加工费(粗炼加工费/精炼加工费)更是下降至每吨47.2美元。现货方面,价格为每吨20~30美元,下降幅度已至历史最低水平。铜加工费的大幅下降,使以进口铜精矿为主的冶炼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电解铝行业的产能扩张,也遭到了原材料市场的沉重打击。由于电解铝所需的氧化铝存在巨大缺口,氧化铝价格一度上涨200%。在最困难的2005年,大部分电解铝企业亏损,直到2006年国内氧化铝市场改善方才脱离困境。 此外,铅锌行业进口铅锌精矿也一直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若不是回收有价金属,企业利润微不足道。 二是增加节能减排的压力。有色金属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产能的扩张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加剧了能源紧缺。其中,电解铝行业2007年用电量高达1819亿千瓦时,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先后取消了电解铝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使电解铝生产的电力成本大增,企业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