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资投行嘉诚亚洲日前在上海举行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发布会时表示,虽然2008年汽车整体行业销售量增长将达到20%,但是低端汽车制造商以及缺乏新车型的制造商如长城和华晨等,销量和利润均将受到冲击,原因是钢材等原料价格上涨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也表明,2008年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18%)中,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本土企业仅占两席,且排名靠后,其余均为生产中高端车型的合资企业。嘉诚预测,2008年汽车厂面对成本上升压力,产能过剩等危机将会逐渐体现出来。 国金证券研究员李孟滔日前表示,目前钢材成本对低端汽车的影响最大。根据国金的统计,吨钢价格上涨800元,就带动低端车的单车成本上涨600元;而2008年以来钢价上涨要大于800元,导致低端车毛利率从原来本就不高的8%至15%左右,下降了1.3%至2.1%。因此,2008年大多数低端车制造企业可能要在依旧火热的车市中,面临净利润亏损的局面。 李孟滔表示,由于低端车企业要保住好不容易才抢来的市场份额,而其下游消费者又对市场价格很敏感,所以低端车上调价格的可能性很低。目前我国本土企业和本土品牌大多集中于低端车型生产,包括人们熟悉的夏利、吉利、奇瑞等。 相比低端车,合资企业的单车利润要高很多,一般在1.5万元左右,而如广本等甚至能达到单车2万元以上,所以钢价上涨对合资品牌的影响相对较小。 嘉诚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在乘用车市场2007年平均增长超过20%的“大好”情况下,低端紧凑型轿车增长率却为11%,紧凑型轿车增长速率为10%。与此同时,经济型轿车和全尺寸大型轿车乃至豪华型轿车的增长率都十分突出,三者在2007年的增长分别达到了40%、38%和38%。嘉诚汽车分析师叶林认为这种情况在2008年还会继续,低端汽车市场将会继续受到冲击。 叶林认为,由于我国市场的购车类型还是家庭用车,车的大小和容量成为家庭主要考虑因素,同时,自主品牌多集中于低端产品,在油耗和安全性等方面均不很理想。所以低端车型的唯一优势就是价格,一旦成本上涨,其利润空间受到严重冲击不言而喻。 叶林认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更换需求的上升,预计乘用车的销售量将维持可持续增长的局面,但是低端汽车厂商的不利局面将更加明显。 在商用车领域,由于面对的竞争较低,而且产业高度集中,因此增长日趋强劲。叶林认为,相比乘用车,商用车和经济以及产业周期的相互关系更大,在我国GDP以及出口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商用车将可望出现持续增长。李孟滔也表示,重卡企业的议价能力很强,重卡制造商重汽日前宣布,一旦钢价继续上涨,车价也将保持上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