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一向文波质疑徐工为贱卖做假账(图) |
2009-05-05 |
|
“有个问题,你们不问,我倒想自己说说。”一再声称是被动拖进是非之中的三一集团和向文波,15日邀请全国数十家媒体举行了“三一媒体见面会”,专门就收购徐工集团一事作出说明。但此次见面会,被很多人质疑为故意使事件升级。
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想自己说说”的事情,除了“收购”事件的原委外,他更高调表示:“很质疑去年徐工(科技)的亏损,是有意压低价格,配合(凯雷对徐工)收购。”
向文波质疑的焦点主要指徐工科技去年上半年的财务情况。
向文波表示,根据公开资料,徐工科技2005年一季度,出现了10年中的首度亏损,亏损额度为3574万元。2005年4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受国家宏观调控以及钢材、油品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公司产品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预计2005年半年度业绩同比将下降50%以上。
2005年7月14日,徐工科技再次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亏修正公告,预计2005年半年度亏损9000万~9500万元,预亏原因有三: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回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公司产品销售量较预期大幅降低;由于市场需求总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公司部分产品售价降低,毛利率较预期降低;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环境趋紧,客户占用公司资金较预期增加,应收账款不断上升,坏账准备计提大幅增加。
向文波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徐工科技在“可能没有出预亏公告”的情况下,2005年首季即出现了十年首次亏损,“刚过年就很快亏损”,令人费解。他同时对徐工科技在距离公司中报预约时间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即大幅修正预亏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月它就多亏损了几千万元,无论是从披露的程序还是财务的原则来说都是说不过去的,是让人无法理解的。”
“去年它(徐工科技)亏损了1.2亿元。你们可以去看看徐工(科技)历史上最大的亏损有多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亏损?我觉得这里面有造假的嫌疑。”向文波质疑,徐工与凯雷2005年10月签订收购协议,此前的7月对中报业绩进行了大幅预亏修正,随后又在10月27日发布了年度预亏1.2亿元的公告,“一年之内频繁地发布预亏公告,而且密度这么大,数字差异这么大,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问题(三一‘竞购’徐工),我再也不会谈了。”向文波似乎已经为此事所累,并声称将考虑关掉博客,远离此事。
按照向文波的说法,之所以不愿意再谈“收购”,是因为“要讲的都讲清了”,本来三一是准备有具体动作的,但因为徐工已经明确表示即使凯雷收购不成功,徐工也不会卖给三一,因此三一现在只能静等时机。
“对徐工来说,有三条路,上策是与三一合作,中策是卖给凯雷,下策是保持现状,谁都不卖。”向文波对徐工最终“卖给谁”的问题作如是表态。
或许是因为“最后一次”,一向标榜不攻击竞争对手的向文波对徐工表露出来对三一的“轻视”很是不满。“有位业内的重量级人物跟我说了,徐工如果半个月不改制,它的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他对徐工表现出来的对三一实力的怀疑很为不解,“再怎么样,三一不会要死要活地卖掉,也不会面临活不下去的危机。”
[来源:一大把机床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