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风险与钢铁股机会并存
2009-05-05
昨日A股市场大幅反弹,其中钢铁股出现了近期罕见的大幅反弹态势,八一钢铁(10.12,0.00,0.00%,吧)、承德钒钛(8.13,0.00,0.00%,吧)等品种涨停。从而使得钢铁指数大涨7.74%,成为昨日仅仅次于券商指数的领涨指数,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其间是否酝酿着一定的投资机会呢?

  对于钢铁股在昨日的表现,笔者认为是超跌钢铁股迎来业绩预喜题材催化剂,为何?一是因为钢铁股的确超跌,不少主力品种的半年来跌幅超过60%,比如宝钢股份(9.09,0.00,0.00%,吧)从最高的22元跌到近期最低的7.91%。而去年下半年领涨的西宁特钢(11.30,0.00,0.00%,吧)、酒钢宏兴(10.11,0.00,0.00%,吧)、八一钢铁的跌幅更惨,比如酒钢宏兴去年最高价为39.90元,而近期最低价只有8.65元,跌幅高达78.32%,短线的如此跌幅不可谓不是严重超卖。

  二是钢铁股在近期的业绩并非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差劲。因为一系列上市公司公布了业绩预增公告,八一钢铁在前期公布业绩预增200%以上,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345亿元,如此就意味着今年半年报的净利润最低有望达到4.035亿元,约合每股收益0.53元,目前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估值洼地效应更为明显,这自然会吸引追逐低估值优势的机构资金的注意,也就有了昨日的大幅走高直至涨停的态势。而类似特征在钢铁股比比皆是,所以,推动着整个钢铁股出现弹升行情。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钢铁股的两大压力不可忽视,如此方能够较为正确地评价钢铁股在近期以及未来的走势预期。

  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会否影响到钢铁股的行业需求。众所周知的是,钢铁股通过近年来的行业并购,钢铁生产厂商的定价能力大大提升。但如果下游需求减缓的话,将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定价能力。有意思的是,近期建筑用螺纹钢的提价幅度明显放缓,对于这一因素,投资者在投资钢铁股时不可忽视。

  二是在能源、资源价格全部高企的背景下,作为高能耗以及对资源高依赖度的钢铁行业,能否较好地化解成本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然,毕竟目前市场依然有着进一步反弹的空间,作为前期超跌明显的钢铁股也有着一定的反弹空间,只不过反弹空间不宜过分乐观罢了。就目前来看,这么两类个股或将在反弹行情中脱颖而出。

  一是细分产品价格有着乐观预期的品种。因为钢铁行业有着诸多细分产业,而这些细分产品由于下游的需求不一样而有望出现分化的走势,就如同近一年来,建筑用钢材等品种持续飙升,但不锈钢产品价格却因为市场供求关系恶化而持续走低,这其实也是前期太钢不锈(10.89,0.00,0.00%,吧)一直弱于钢铁股走势的原因。这也说明了如果细分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那么,仍有部分钢铁股出现逆钢铁股走势的特征。而从目前盘面来看,含钒钢铁品种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于攀钢钒钛、承德钒钛等个股将带来较大的业绩增长预期。
二是产业链优势明显的品种。由于近期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就意味着钢铁生产厂商的未来竞争将走向成本的竞争,那些拥有成本优势的钢铁生产企业或将因毛利率优势而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盈利能力,比如拥有铁矿石优势的凌钢股份(11.90,0.00,0.00%,吧)、西宁特钢等品种。而西宁特钢不仅仅拥有铁矿厂,还拥有诸多煤炭等品种优势,前景相对乐观,可低吸持有。而凌钢股份的优势在于收购集团公司的铁矿石也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前景相对乐观,可跟踪。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