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同越来越热的夏日,钢铁价格也一路升温。今年前5个月,钢铁价格上涨达30%,5月份的钢价更是同比增长近40%!钢铁是最重要的基础建材之一,钢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很多行业无不受其影响,这些下游行业对钢价上涨颇有压力。
■钢价连涨——
市场需求“上火”,原材料涨价“浇油”
“这一轮,钢铁价格确实涨得比较猛。”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王永胜说。今年5月,泰钢生产的热轧宽带钢价格为5800—5900元/吨,而去年同期价格仅为4200—4300元/吨,同比上涨近38%;泰钢生产的冷轧薄宽带,5月份的价格同比上涨也近35%。泰钢销售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断调整出厂价格,已成为上半年泰钢的一件大事。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国内主要钢材市场中,冷热板卷市场价格均出现日涨100元/吨的情况。
“这一轮钢材涨价,直接的原因就是原材料大幅提价。”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家新说。
今年2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陆续公布了其与新日铁、韩国浦项以及蒂森克虏伯达成的2008年国际铁矿石基准价:巴西南部每吨铁矿石的离岸价格由去年的46.87美元提高到77.37美元,而高品位的卡拉加斯矿粉则由49.12美元提高到83.99美元,涨幅分别为65%、71%。这次铁矿石涨价已经是2003年以来第六次了,涨幅已接近历史高点,仅次于2005年71.5%的涨幅。
对我国钢铁厂来说,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些许变动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据中国钢铁协会数据,2007年,中国钢铁厂进口铁矿石3.83亿吨,占所需铁矿石的一多半。此次国际铁矿石价格涨幅如此之高,让各大钢铁厂不得不打起精神,全力应对,而涨价则势成必然。
尽管原材料涨价直接导致了钢价上涨,但市场需求的“内火”才是钢铁涨价根本原因。张家新表示,目前,国际、国内市场对钢材的需求都很旺盛,这导致钢价虽一涨再涨,却依然有市场托底,不愁买家。“单纯的成本增加当然会拉动钢价,但它只会在一定时间内起作用,而且不可能达到目前的高度。”中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周希增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对钢铁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这导致钢价高位运行。
事实上,作为中间品的钢铁行业,近几年的增速一直都被下游行业所超越。下游的房地产、机械制造和汽车等行业,去年增速大概为20%—30%,而同期钢铁增速只有18%,今年一月份更是低至7%。显然,市场对钢材是极度渴求的。莱芜钢铁集团高级经济师张继农认为,目前钢材处于供不应求的“上火”局面,而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大幅涨价,恰恰起到了“浇油”的作用,放大了原本就应出现的涨价效应,使得钢价上涨表现更为突出。
■利害关联——
几家欢乐几家愁
钢铁涨价,让以钢铁为主要原材料的企业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钢价居高不下,简直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刘汉芝焦虑地说,“我们也涨价,但我们面对的是消费者,涨太多人家就不买了,这种压力谁能比?”
确实,钢铁下游企业的销售对象大多是消费者,由于产品市场需求弹性较大,这些企业并不敢轻易地大幅提高产品价格。面对钢铁厂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游企业经常面临“涨还是不涨”的尴尬。临沂华盛中天公司总会计师王兴信认为,目前由于市场需求还较旺盛,一时还不至于因价格提高而影响企业的销售,但高位价格会给企业的销售带来潜在风险,一旦市场支撑不住,将会使企业无所逃遁。
下游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止于此。“单是涨价倒也罢了,关键是现在还很难买到钢材,这给企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刘汉芝说。据刘汉芝介绍,目前公司对钢材正常需求量是1000—1200吨/月,但每个月只能保证七八百吨的采购量,而据预计,6月份还有可能再缩减200吨左右,“这比涨价更令人焦虑!”
钢价涨这么多,钢铁企业该赚大发了吧?其实这是片面之见。钢价上涨、销量旺盛,自然有助于企业利润总规模的增长。但目前来看,钢价上涨的步伐一直赶不上原材料涨价,企业的利润空间其实是在逐渐压缩。据记者调查,今年5月份,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的同比涨幅都在100%左右,而钢铁的涨幅则约为40%,吨钢的利润空间确实在不断压缩。目前,大多数钢铁厂都要求下游企业在购买钢材时付现款,以缓解资金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钢铁厂和钢铁下游企业在内的厂家一致认为,本轮钢铁涨价,原材料企业受益最多、获利最大。对这一点,原材料企业并不否认。鲁中冶金矿业集团高级政工师马田福说:“我们开采铁矿石的成本大约是每吨500元,这一成本几年来基本没变,考虑到目前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售价约为1760元,每吨可获利1260元。”
■积极应对——
创新技术,防范风险
钢铁下游企业对涨价的压力感受最明显,他们的反应也最快速。面对钢材涨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厂商们纷纷出招,全力应对。
首先就是调整采购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