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机床企业面临的是一场攻坚战(图)
2009-05-05
 EMO欧洲机床展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展览会,是由欧洲机床工业合作委员会(CECIMO)发起的,自1975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6届。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EMO出现了大规模的中国代表团。86家中国机床企业以较大阵容和较多的数控机床,高调亮相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展出面积3332平方米,展商数首次超过日本。   EMO不仅仅是国际机床行业的展示窗口,也是国际机床市场的缩影和晴雨表。中国机床企业的高调亮相,标志着中国机床企业迈出了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步。   一、没有夕阳产业   机床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的机床行业近年来的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张,对机床产品的需求剧增,另一方面要得益于中国从美国吸取教训,相关部门对机床行业比较重视。美国在许多领域都很先进,不过在机床领域,却远远不如德国和日本。   当初,美、苏两国之间搞冷战,美国一味追求前沿科技领域,大量精力投在高、精、尖和新兴领域。随着新兴高科技产业的繁荣,美国错误地认为传统制造业是夕阳产业,只要占据高科技前沿就能维持自己的领先。机床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这个错误的定位导致了美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下降,美国一半以上的机床需要进口。而日本1960和1970年代大量引进、吸收、消化了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机床技术,2006年机床产值达到135.2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出口68.9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   日本崛起让美国认识到制造业不能忽视,而且美国也开始认识到机床产业是战略产业,而不是夕阳产业。美国重新制定政策,开始重振机床工业,使得美国机床工业开始在恢复中发展。在美国,一些关键性的行业如国防、航空、航天等,政府规定只能使用美国产机床设备。截至2006年,美国机床生产产值36.3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7位,在中国台湾地区之后。美国在机床行业的教训,再一次说明了“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中国的机床行业自1990年代开始,渐渐开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机床企业调研考察,国家有关文件也对机床行业都做了规划。国务院8号文所列16项重大技术装备中,有关机床的一项是“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该文件精神,中国对机床行业还有配套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中国对机床行业的重视,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二、机床贸易逆差   近年来,中国机床工业呈快速发展态势。连续4年保持了世界机床消费和进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机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机床工业产值达70.6亿美元的生产量,仅次于日本(135.2亿美元)和德国(103亿美元),从2005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3年保持机床生产世界第3位。   从数据上看,国产机床仅仅能满足国内一半的市场。2006年中国机床消费131.1亿美元,而中国的机床生产产值只有70.6亿美元,其中11.9亿美元为出口额,中国需要向国外进口机床72.4亿美元。   在机床行业内,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种贸易逆差对中国的影响还不明显。   随着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国际知名机床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同中国企业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加上多年来的贸易逆差,在未来会造成中国机床企业的生存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未可欲知的后果。中国一些有战略眼光的机床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开辟机床行业的第二战线。   三、谋求海外空间   中国国内机床生产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但是这种高速增长是阶段性的,中国一些有竞争力的机床企业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国际市场上,以提升整个行业的生存能力。   在2007年9月17日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中国86家机床企业的集体亮相,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了日本的79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次集体亮相,可以看作是中国机床企业开始在国际争夺机床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并购是中国机床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条捷径,2002年以来,中国机床行业出现了一系列海外并购案例,表明了中国机床企业的国际化加速。尤其是大连机床集团,从2002年开始,每年并购一个国外企业的速度推进,到2005年并购了4家国外公司。   由美国Gardner公司汇总发表的世界机床企业排名,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机床产值排名在前20位的机床生产企业中,中国占据2席,大连机床集团以11.565亿美元、沈阳机床集团以9.673亿美元分别位列世界第9和第10位。   并购不仅使中国机床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也打开了一扇中国机床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大门。用秦川机床集团公司董事长龙兴元的话就是:“我们在美国市场布下了一颗棋子。”而明精机床公司总经理袁建平对外则宣称“并购沃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