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呈现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别是针对我国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明显增加等,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的钢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面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整,钢铁行业和企业应制定怎样的应对策略?今年及未来几年钢铁生产的趋势如何?对高成本、高耗能背景下中国钢铁业发展状况,市场和企业又该如何清醒地认识?日前,在申城召开的“钢铁产品产需研讨暨第四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就上述热点展开了多方交流。
多重因素决定后市走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未来经济走势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他表示,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既有国内外成本推动,也有统计指标包含的翘尾因素,还有因大面积雨雪冰冻与春节旺销而导致的季节性价格上涨,特别是全球性气候异常导致国内后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同时从稳定价格的有利条件看,企业适应能力会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投资、出口等需求增长趋稳,房市和股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态势有所遏制。综合看来,多重因素决定后市走向,但总的来看,价格涨幅应出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
“钢之家”总经理吴文章认为原料供应紧张对长材产能释放影响较大,加之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长材产量增长明显减慢,资源供应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同时,原料价格上涨对长材生产企业制造成本的影响较大,行业平均成本大幅提升。预计后期国内长材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下半年呈高位震荡运行态势。板材产能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原料供应相对稳定,且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较强,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中厚板受国际国内造船、机械等下游行业强劲需求的拉动,市场供应紧张态势仍将维系,预计下半年市场价格高位震荡运行。冷热板卷新增产能较多,国内市场供应能力过剩。上半年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有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随着国际市场补充库存结束,冷热板卷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国内资源供应压力也将有所上升,预计下半年冷热板卷市场价格将呈大幅震荡运行态势。
建筑钢材市场应进行主动性调整
唐钢集团承钢副总经济师、市场部经理韩卫东认为,今年我国建筑钢材生产的特点将是增长减慢、成本居高、变数大、机会多多。他分析道,国内钢铁业产品结构调整是推动建筑钢材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粗钢、钢材产量增速趋缓,特别是今年以来线材、螺纹钢产能低水平释放,钢水向板带方向流动,资源供应此消彼长,是钢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也是建筑钢材价格持续走高的缘由所在。尽管今年我国钢材出口有所回落、出口数量连月下降,并没有给钢材价格带来负面影响,说明国内钢材需求强劲、资源相对不足,高价位状态得以保持。
韩卫东指出,今年建筑钢材市场库存的变化,与往年有显著的不同,即春节前资源提前积聚,春节期间库存峰值低于去年,且消化速度也很快。同时,今年国际铁矿石再次大幅上涨,国内钢铁企业只能向下游转嫁成本。目前原材料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后期价格上涨的趋势依旧明显。海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钢厂生产成本也会水涨船高,对后期市场价格将形成较强的支撑。
对于下游需求,韩卫东认为今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依然带来建筑钢材消费的利好。同时,雪灾重建投资加大,国内城镇化建设、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东北工业基地建设、高速铁路建设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带动建筑钢材的消费。
为维护好当前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态势,吴文章还建议钢铁企业在制定5月份钢厂价格政策时应保持理性。同时建议参会代表在研判近期市场走势时,应重点关注粗钢日均产量、铁矿石进口量的变化以及我国焦炭出口价格变化。
下半年钢价将面临调整压力
钢之家网站吴文章总经理题为《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钢铁业发展和今年下半年钢材市场形势分析》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
吴文章认为,今年国内钢材市场主要表现为资源供应紧张、生产成本上升,资金供应紧缩、融资利息提高的基本特征。他预计,今年我国粗钢产量约在5.3?5.4亿吨,较去年增长8.3?10.2%;全年粗钢净出口量将降至在3500万吨左右,较去年的5489万吨明显回落,与2006年粗钢进出口量基本持平;全年粗钢资源供应量4.95亿吨,增长13.9%。尽管国内经济有可能受美国次级债的影响,增速回落,但是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充足,国家只要适度放宽经济适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即可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低于10.5%的可能性不大,国内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同时,他也指出应注意美元贬值对钢材价格的影响。美元迅速大幅贬值,在推高国际商品价格的同时也对全球市场钢材价格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国际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因为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