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产能大幅提升工业园促安叉裂变
2009-05-05
叉车行业连续几年的高增长正在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这也促使业内的老牌企业奋力前行。
  地处合肥市的安徽叉车集团便是如此。
  2003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江淮重工生产的叉车顺利下线。2006年,江淮叉车销售突破5000台。
  2007年9月,合肥锻压集团生产的合叉牌叉车下线。
  同一个城市,就相继出现了两个新的竞争者,作为业内的老牌企业,安叉集团该怎样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呢?
  安徽叉车集团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安国认为,叉车行业已经连续9年高速增长,积聚了越来越多资本,这预示着行业新一轮洗牌即将展开,大浪淘沙的过程不可避免。
  “安叉虽然是行业的排头兵,但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
  而合力工业园正是安叉释放自我的平台。该项目于2004年启动,计划总投资为15亿元,而到2010年,预计产出为100亿元。工业园建成后,将使公司成为集搬运机械、工程机械、仓储设备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平 台 建 设
  记者跟随安叉集团宣传科的周学敏来到占地1500亩的工业园,或许是整体搬迁尚未完成,偌大的工业园显得有些空旷。
  周介绍说,整个工业园主要由南区、西区和北区三大块组成,南区为叉车整车及箱桥等配件生产,西区为铸造及零配件生产,北区为重装工厂。

  周学敏介绍,目前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有6条生产线,其中1~3.5吨叉车生产线是公司的主流产品生产线,自生产线迁至新址后,原有的场地限制因素得以解除,产能得到释放,日产量达到60台整车的生产水平,比原先扩大了一倍。记者估算了一下,仅这条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15000台,而在搬迁之前,2005年公司本部全年生产各类叉车13500台。
  据悉,工业园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小吨位平衡式内燃叉车2万台、电动车辆1万台、牵引车2500台、大型装运设备9000~14000台、备料件8万吨、铸件达到10万吨、其他关键核心零部件13万套的生产能力。
  记得在2004年记者采访工业园建设时,曾对其100亿元的目标表示质疑,这是因为他们在2003年时销售收入尚不足20亿元。
  谈及过往,杨安国表示,那时很多人包括公司职工都对此有过怀疑,但现在公司已经用业绩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他预计今年公司将生产叉车3.7万台左右,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其中出口近万台,同比增长40%。
  对此,记者非常好奇,短短时间,安叉集团是靠什么完成漂亮的飞跃的呢?对此,杨安国觉得用“裂变”来描述公司的发展更为形象。  裂 变 效 应
  杨安国说,在2004年之前,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小吨位内燃叉车,加之受老厂区场地的限制,产能也没有大的突破。

  据介绍,尽管2006年对于安徽合力来说是“大建设、大搬迁、大发展”的一年,但其产销却实现了快速发展,2006年9月16日伴随着集团公司第二万台叉车的下线,使其一举成为行业内首家年产过2万台的叉车生产企业。而今年叉车产销过3万台也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过去我们要花30年的时间来完成生产叉车一万台的目标,但现在我们一年就可以生产3万台叉车。”杨安国说,这在以前,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现在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不光安叉如此,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有人预计,中国的叉车业2010年将突破12万台,直追装载机总量。一方面是抓住大好市场机遇,迅速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安叉集团一直没有放松对新产品的孵化。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