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高端产业链是机械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2009-05-05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在高速增长环境下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并依靠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中的市场地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周凯指出,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在高速增长环境下竞争力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果,高效、节能、先进装备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周凯表示,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品牌,使我们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是影响中国机械工业竞争力的关键。他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调整和形成新的国际生产网络,越来越多的产品由多个国家或者多个企业共同制造,甚至出现了“虚拟”制造商。他们只拥有产品的设计,而不从事任何实际的制造过程。

  国际生产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众多供应商相互补充的基础分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产业的国际竞争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这类竞争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主导着产业的市场发展方向;第二层次,是众多供应商在互补性分工市场上的竞争,这类竞争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并在竞争中培育了一大批“世界加工厂”。第一层次是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型竞争,是获得较高利益的竞争;第二层次是规模、效率、质量、成本、价格的竞争,它从属第一层次,在竞争中获得经济利益较低。


  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参与的是第二层次的竞争,是依靠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才赢得国际竞争中的市场地位。因此,只有在第一层次竞争和第二层次竞争中都形成较强的优势,才能使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在总体上得到提升。

  周凯表示,做强做大机械工业就是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形成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首先,提高产业集中度。机械工业经过多年的改制重组,组建和形成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规模竞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国内排头兵企业上海电气集团的规模,也仅及国外同行业中龙头企业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现在一些机械企业集团的组建,仅仅是原有制造加工能力的优势合并,技术开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机械企业集团的组建应以发展大型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为目的,因此相关部门、企业要慎重对待企业间的跨行业重组。
  其次,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由于近年来从国外引进最前沿技术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应全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要有市场支撑,但当前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仍然受首台套采购问题的制约,延缓和抑制了机械工业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我国机械工业现代制造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两方面:总体设计和成套能力薄弱,缺乏具有系统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服务贸易差距较大。因此,推进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包括发展工程承包公司、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以优化出口结构两个方面。同时,要大力实施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出口能力。



  第四,发挥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作用。机械工业近几年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较快,由于标准工作的滞后制约了竞争力的提高。以电动机为例,我国电动机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按照目前的技术标准,企业生产的高耗低效电机不受限制。因此,应通过制定电动机能效标准,并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要求和引导企业加速技术进步,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