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肉价飙升未调动养殖热情养猪业亟待破“怪圈”
2009-05-05
近几个月,各地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一方面让城市居民叫苦,另一方面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生猪生产大起大落、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也让一些养殖户忧心。目前甘肃农村部分养殖户担心的是,到今年年底,补栏生猪将会大量上市,猪肉价格很可能进入下跌周期,造成养猪效益下滑。
肉价飙升并未调动养殖热情 7月中下旬以来,兰州市猪肉价格一次又一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3日,兰州市猪肉价格飙升到每公斤22元;7月底,猪肉价格每公斤突破35元。一路蹿升的猪肉价格,让市民们一次次咋舌,“吃不起猪肉”的议论在菜市场随处可闻。 猪肉价格的暴涨,增加了生猪养殖户的利润,目前养猪业已进入历史上最高盈利期。据庆阳市西峰区畜牧兽医局测算,平均出栏一头育肥猪可获利300元以上。 丰厚的利润回报本应迅速调动生猪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但记者在甘肃省部分农村了解到,普通养殖户并没有受到猪肉价格信号的刺激,反应平淡。 白银市农牧局调查的结果是,养猪业疫病影响严重,农民养猪信心不足,而且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面对近期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有些养殖户认为是弥补往年的损失,大部分养殖户认为是“碰”上了好行情,但对今后猪肉价格是个什么样的行情仍心存疑虑,因而不敢放手发展生猪生产,补栏扩群的力度不大。 猪肉价格大涨,自然引发了仔猪价格的上涨。目前白银市仔猪价格已达每公斤21.7元,庆阳市西峰区仔猪价格在每公斤34元至36元之间。一头10公斤重的猪仔,价格在200元至400元之间。仔猪成了“金猪”,普通养殖户不敢冒险购进仔猪,怕养亏了。 一位曾经养过猪的老板告诉记者,养猪不容易,行情好的时候,挣钱不多;行情差的时候,养的猪就“臭”了,猪肉没人买,赔得一塌糊涂,说啥也不敢再养猪了。他的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养猪难挣钱的看法在甘肃省一些农村普遍存在,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始终走不出周期性波动的“怪圈” 由于近几年猪价持续低迷,养猪效益滑坡乃至亏本,母猪饲养量连年减少。今年上半年白银市能繁殖的母猪存栏3.82万头,仅占生猪存栏的5.67%,而合理比例应为7%至8%。 在天水市,2004年至2005年,养殖户养一头育肥猪亏损100元,养一头母猪亏损500元至1000元。造成部分养殖户忍痛屠宰母猪,退出养猪行业,仔猪繁育体系受到严重削弱,助推了今年的仔猪供应紧缺和价格昂贵。 母猪饲养量的多少成为猪肉价格高低的“晴雨表”:母猪多,猪肉价低;母猪少,猪肉价高。普通品种的母猪从生长到具备繁殖能力,需要一年时间。一头小猪仔长成一头能够出栏的育肥猪也需要一年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市场需求信息与生猪生产信息不对称,加上生猪繁殖生长周期的作用,养猪业始终走不出周期性波动的“怪圈”。近些年养猪业波动的周期一般是两年,两年效益好,接下来两年效益转差,行情交替出现。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起因就在于去年上半年受疫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减少了存栏;受生猪生长周期的制约,市场供求矛盾一直存在,今后还会延续一段时间,预计明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将在正常价位运行,今年年内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就成为一种必然。 目前甘肃农村部分养殖户担心的是,到今年年底,补栏生猪将会大量上市,猪肉价格很可能进入下跌周期,造成养猪效益下滑。 应切实保护种猪的生产能力 甘肃省农牧厅分析认为,养猪业之所以存在起起伏伏的周期性“怪圈”,无法调控或缓和供求矛盾,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脆弱,只关注城镇消费终端的需求环节,忽视了农村生产的供应环节。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成为政府部门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白银市农牧局提出,当前要客观分析和理性对待猪肉价格上涨问题,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信息引导,提醒养殖户切忌盲目跟风扩大饲养规模,避免步入生猪生产周期性的“怪圈”。 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聂华林教授说,今年猪肉价格暴涨的根源在于猪肉市场供求失衡,去年生猪养殖业进入低潮,政府部门没有及时出台鼓励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和发布市场未来需求信息,错过了最佳调控时机,造成今年肉价飞涨。 聂华林认为,应切实改变目前农村生猪养殖缺乏市场需求信息支撑的局面,打破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怪圈”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