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医疗器械功能开发率仅有30% |
2009-05-05 |
|
当日本已对临床工程师制度立法20年,而欧美国家医院中临床工程部门已相当普遍时,我国的医疗机构却面临着该职位严重缺乏的局面。
从近日举行的中国医疗器械设备论坛上了解到,由于我国对于临床工程制度没有规范的立法和认证等制度,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一直存在资源浪费、有人用没人管等多种问题。
仪器使用开发率仅30%
按照日本《临床工程师法》定义,临床工程师是指取得资格执照,并在医生指导下从事生命维持装置操作、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在欧美医院中,临床工程师的业务还包括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评估、论证等。
“虽然我国部分医院中已经有从事这方面的人员存在,但由于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系统,也没有对其进行资质认定,因此,由于各医院各自水平和要求不同,这部分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彭明辰对记者说。
由于没有临床工程师对医疗设备进行各方面的监管和维护,各种问题也随之暴露。
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表示,目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引进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等相脱节的情况。
“我国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全球最先进的,但管理上却很不到位,而诸如CT等仪器的功能开发率只达到30%,资源严重浪费。”李宁说。
而由于医生对于医疗设备的知识跟不上其日益更新的速度,仪器一旦出现故障,医生无法做出判断,只能依靠厂方维修,这通常需要花费很长的周期。同时,由于平常没有人对其进行保养,也大大缩短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呼吁尽早论证立法
据彭明辰透露,早在2004年,国家教委在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四大方向时,就已经提出要建立临床医学工程的课程。而目前,上海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立了这一学科,但是,目前却依然面临着缺乏教材和师资的状况。
当各大医院医生培训已相当成气候时,临床工程人员的培训却严重欠缺。“其实医院方面很想把这部分人员送出去培训,但却不知道该往哪里送。”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冯晓源说。
“应该尽快对临床工程技术制度进行论证,并早日建立临床工程师法。”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院长郦鸣阳说。
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已经建立了临床工程方面的研究会,而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医学装备学会等都已相继组织或启动了医学工程师的培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