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发动机企业应通过自主创新赢得主动权
2009-05-05
日前,在2007年中国汽车发动机高层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对我国发动机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谈了自己的看法。

正视节能环保标准趋严带来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说,全球范围能源短缺,迫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认真思考节能降耗这一重要课题。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20年,如果我国有20%的乘用车使用柴油,就可节约1000万吨原油。使用替代能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从当前的节油措施来看,国家发改委已公布并实施《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乘用车生产企业车型的油耗检测结果,并将进一步完善汽车油耗申报和公示的管理。

从减少污染物排放来看,发动机行业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与欧美日相比,我国实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进程是相当快的,但当前仍与欧美日有差距。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创造条件,确保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实施。李万里说,在充分考虑国家环保政策、油品质量及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原则,采取“先中心城市,再逐步扩大区域,最终覆盖全国”的办法,使新的排放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当前,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燃油标准,特别是国Ⅲ汽油标准和国Ⅲ柴油标准。中石化正在采取措施进行设备改造,并承诺2010年在全国范围供应符合国Ⅲ标准的燃油。由于北京市提前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因此,发动机企业必须紧跟北京市的步伐,加紧规划能够满足新排放标准的产品研发,在较短时间内,拿出技术升级后的发动机。发动机企业确实面临着改造现有机型和开发新一代产品的严峻挑战。只有正视挑战,积极应对,才能在竞争中争得主动。

我国企业还缺少发动机关键技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认为,国内多家发动机企业最近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新的发动机项目申请。这些项目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采用大量新技术。这说明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但是,当我们为此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发动机关键技术还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发动机技术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企业还面临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发动机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在困境中奋发图强,赢得竞争主动权,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通过自主创新化挑战为机遇

对发动机企业来说,新的节能和环保法规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化挑战为机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汽车企业建立一家年产30万辆规模的轿车厂,要跟国外企业合资,还得花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现在,我国本土企业要建设同等规模的轿车厂,投入30亿元就可以。那时建设一家发动机工厂的投入,大约为建设一家整车厂投入的一半,需要50亿元人民币。现在,奇瑞和吉利新建的发动机厂,投入数亿元就够了。这说明,通过自主创新,我国汽车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已有明显提高。面对新的挑战,企业仍然要通过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




李万里说,当前,我国发动机企业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比如,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具有能够指导生产的技术规范以及不断创新的试验评价体系。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有足够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整车产品出口逐年增长,但传统的出口方式占主流。李万里说,学会用自己的智慧以我为主配置世界资源,自主销售汽车产品,以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已成当务之急,也许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