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建筑、矿山、煤炭、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近年来我国斜交工程轮胎行业出现十分火爆的发展态势。生产企业从2003年的三四家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家,产能空前膨胀。近日,业内专家对目前国内多家企业争相上马巨型工程斜交胎的状况表示担忧。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巨型工程斜交胎投资热必须降温。 斜交胎不应成为发展方向 轮胎分为斜交胎和子午胎。子午胎对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很高,制造成本较高,但经济效益却非常好。随着近些年工程机械市场的高速发展,其所用轮胎———子午胎始终供不应求,并为国外少数几大轮胎生产公司垄断。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4.33亿条。这个数字规模很可能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但是,专家指出,在众多的轮胎品种当中,技术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巨型工程子午轮胎,在我国还是空白。目前国内有25家以上的企业已建和在建巨型工程斜交胎生产线,若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将超过20万条。一方面,巨型工程子午胎技术壁垒尚未攻破;另一方面,巨型工程斜交胎面临产能过剩,暴露出我国轮胎产业面临的是结构性过剩危机。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吕秉堂表示,子午化是巨型工程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国内尚无一个巨型工程子午胎下线,生产企业大多不具备这种轮胎的生产技术、设备,原料也没有保障。而巨型工程斜交胎只是在巨型工程子午胎一时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起临时顶替作用,不应成为发展方向。 吕秉堂说,现在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世界汽车轮胎生产巨头纷纷投资扩产巨型工程子午胎,且多在2007年底或2008年形成产能。届时,斜交胎的市场将随之缩小。其实从去年底开始,一些曾经畅销的巨型工程斜交胎已经开始卖不动了。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范宪指出,全球工程胎的市场容量很小,约占轮胎总销售额的5.5%,尤其是巨型工程胎全球需求量不会超过5万条。目前工程轮胎已由传统的斜交胎向子午胎转变,但国内巨型工程斜交胎的投资项目还在升温,生产能力将会超过20万条。 投资子午胎也需慎重 范宪认为,现在的工程轮胎使用条件苛刻,一是工程机械自重大,二是路况不好,三是速度快。有的工程机械时速达到60公里,如果技术工装水平达不到,不要贸然上子午工程胎项目。斜交胎是落后技术,而巨型工程子午胎的投资周期长,市场狭窄,不可控因素过多。目前国内企业子午胎制造技术生疏,投资风险很大。一定要科学规划巨型工程胎产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应盲目上马。 吕秉堂认为,轮胎生产要实现效益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而工程轮胎的市场需求量是很低的,仅占轮胎销售量的4%,且品种规格多产量少,市场是很有限的。其次,工程子午胎的技术难度大,工艺结构设计复杂,生产设备和工艺没有现成的。盲目发展工程子午胎会导致生产过剩,同时技术检测跟不上,一旦用户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轻则遭遇索赔,重则导致企业破产。国际巨头公司在做项目决策时都非常谨慎,国内几家工程轮胎技术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如上轮集团、三角集团、风神集团等,对开发巨型工程子午胎也都非常慎重。 与材料和橡胶机械企业并进 “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发展巨型工程子午胎是很难的。”范宪强调,“我国企业发展工程子午胎多半是瞄准国外市场,而国外的用户更在意的是企业是否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全球销售网络,这对生产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吕秉堂认为,巨型工程子午胎的发展要科学有序,要重视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品质。我国要科学规划发展巨型工程子午胎的制造,首先要突破技术壁垒。国内有实力的轮胎企业可与橡胶机械生产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多方联合攻关,国家也应给大企业以政策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