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我们花了30年的时间来普及数控制造技术的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也开始这一转型,但只花了15到20年的时间。而在中国,这一转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它只花了大约10年的时间。所以说,今天的转型与40年前相比速度要快得多。
毫无疑问,生产力是21世纪发展的推动引擎。它将对未来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改善,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诸如数控机床等技术进步,技术开始对制造业的生产力产生影响。到90年代后期,是全球化转变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全球范围的制造业能参与全球市场角逐,从而也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更快,来保持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所以说,全球的制造业正在转型,用户的需求在改变,相应要求制造技术随之改变。
制造技术的上述转型将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渐进型的转变,第二种是革命型的转变。 所谓渐进型的转变,指的是受生产要求的驱动而发生的变化,复合加工机床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前,工厂要买车床、铣床、磨床或钻床。现在,只要有一台复合加工机床就能全部包揽。另一个例子是硬车技术,以往,工厂要先对工件进行车或铣,再放到磨床上加工来进行热处理后的表面精加工。如今,工厂要的是能够一次装夹工件,就能完成从粗加工到表面精加工的机床。
制造技术的第二种转型称之为革命型的转变。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突破性发现,指的是工艺本身的重大变化。水切割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假如时光倒流20年,复杂形状的切割要么是靠火焰枪人工完成,要么是后来靠激光完成。如今,高压水流能切割从婴儿尿布到钛金属的各种材料。
第二个例子是材料叠加制造技术。以往的制造过程都是通过材料的去除获得最终产品。今天,出现了通过打印得到零件的技术,这种3-D立体打印是一种革命型的技术,今天来看好像还是未来技术,但是5年之后,就很可能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段。
此外,是预见性制造,以往,工程师先设计出一个零件,然后开发工艺,再上机床加工,希望最终符合要求,就是说,他们先做个样品,测量这个样品,找出不合格的地方,再进行修改。现在,所谓“首件合格”的理念正方兴未艾。在美国,智能机床的设计思路就是实现互动制造,使得首个零件就是合格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