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筹建产业基金500亿支持装备制造业
2009-05-05
一个计划规模为500亿元的产业基金正在筹划中,这个基金将用于解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债务负担、推动企业重组和自主创新。
  本报获悉,一份由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简称重大装备办)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主导完成的政策性课题报告称,中国将建立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产业基金。基金计划规模为500亿元。这份报告近日刚刚完成,不日将上报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和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共同担任该课题组的组长。研究利用产业基金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是国家发改委200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据一位参与课题报告研究和起草的人士称,根据目前的设想,这项基金的来源将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其余部分以社会融资补充,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报告没有划定具体的基金构成比例。基金投放年限为10到12年。

  对于这个基金的投入方向,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相关产业组副组长梁松曾表示:“希望借助这个基金在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和研发费用连续性方面,以及拓展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

  去年8月15日至18日,梁松带领国家开发行等单位人员曾赴四川德阳二重集团、东方汽轮机厂等进行调研。梁松在这次调研中还称,基金“在运作上将采用市场的方式进行”。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中国一重集团总经理吴生富说,目前的金融评价和贷款体系不利于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由于装备制造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环境,造成目前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很高。“一般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装备制造企业”,他说,“金融机构在以与其它行业同样的标准评价装备制造行业。” 中国一重集团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是目前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去年8月9日至13日,国家开发银行总会计师刘大为率领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调研组曾赴一重集团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论证利用产业基金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启动资金一般都很高,企业如果既无法拿出足够的流动资金又贷不到款的话将很难发展。”吴生富说,“而产业基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这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上述参与课题报告研究和起草的人士称,产业基金相当于一个软贷款。但与直接银行贷款的很大不同在于,企业对产业基金使用自主性会更加灵活。
  上述人士同时称,国家发改委会专门组织成立一个由国家开发银行主导的基金委员会,以监管基金的使用。基金委员会的成员身份将按照出资比例确定。“500亿元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达到这一规模还要看社会资金的募集情况。”


  外资能否参与这个基金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段爱群认为,政府主导设立的基金可能是一个非盈利的基金,只要符合国家对引进外资的政策规定,不涉及威胁国民经济安全,在WTO的规定下,外资是有机会的,但这可能需要一个协商的过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说,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好事,但是政府部门更多的是要做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直接对企业注资或者政府直接牵头设立产业基金效果都不是太好。目前,国内剩余资本非常充裕,政府应该想办法将这些民间的资本引导到需要支持和鼓励的产业中来,而不是政府直接牵头去做。”

  张文魁认为,中国已经有不少专门的民间基金,只不过他们对于企业的选择非常严格。政府需要给装备制造业更具体的政策引导,将社会资金吸引到产业中来,包括外资。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