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汽面临两难选择安庆衡回应最好是重组 |
2009-05-05 |
|
出售以后,克莱斯勒与北京奔驰的间接股东关系仍然可以转换为生产合同关系。
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上周,数家潜在买家已经与克莱斯勒管理层进行了会面,有望在本月底之前提交初步报价。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戴-克”)则希望对买家进行筛选,以便其管理层在4月4日于柏林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汇报潜在出售交易的最新进展。
2月14日,戴-克董事长蔡澈宣布可能出售克莱斯勒公司,这为戴克在华唯一的乘用车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克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的发展凭空增添了诸多变数。
在此之前,三菱因为解除和戴-克的股权关系已经脱离了北京奔驰,这件事有可能成为前车之鉴。尽管三菱和北京奔驰表示不会中断合作关系,但是三菱很快加强了与东南汽车和长丰汽车的合作,只给北京奔驰留下了一款欧兰德,而且新车型可能会在合作生产协议到期后落户东南汽车。
戴-克分拆给北京奔驰未来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说明了全球汽车业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影响正在加深。“从根本上来说,要想避免全球化的汽车产业对中国汽车业的冲击,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竞争力。”多位市场人士如此评价。
重组结果好于出售
从2003年开始合资谈判,到2005年年底第一辆国产奔驰轿车下线,北京奔驰一路走来可谓坎坷。正当奔驰品牌销售初见起色、克莱斯勒品牌也引进多款产品、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干快上”之时,分拆事件又为北京奔驰的发展再添“磨难”。
“毫无疑问,北京奔驰的发展将会随着克莱斯勒公司的命运而呈现出不同的几种选择。”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陈桥宁分析认为,由于北京奔驰的外方股东为戴-克集团,因此克莱斯勒脱离戴-克集团带来的影响也仅限于资本层面。北京奔驰可能要在企业注册等问题上需要变更。但是这样一来,本来就发展缓慢的北京奔驰可能再次放慢速度。
刚刚卸任北汽控股、北京奔驰董事长的安庆衡表示,“对北京汽车和北京奔驰最为有利的情况是,克莱斯勒不被出售,戴-克集团实施董事长蔡澈提出的重组方案并取得成功。”
不论克莱斯勒是否被出售,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放弃在中国的发展机会。问题的焦点在于,它是继续选择和奔驰在北京奔驰的框架下合作,还是在中国另外寻找合作伙伴。
如果克莱斯勒退出北京奔驰,那么北京奔驰仅仅靠“曲高和寡”的奔驰品牌能否生存是个未知数。
至少到目前为止,奔驰品牌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量仍然很低,北京奔驰需要克莱斯勒的中低端轿车来提升其产销量,形成规模优势。克莱斯勒也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除了国产的克莱斯勒300C(克莱斯勒300C新闻,克莱斯勒300C说吧)以外,该公司计划向中国引进多款产品,包括今年下半年国产的赛百灵,以及吉普品牌的四款产品。 安庆衡表示,如果克莱斯勒全部或部分出售给投资基金,对北京奔驰一时影响不会太大,毕竟奔驰和克莱斯勒合并八年来执行的架构中,克莱斯勒对奔驰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出售以后,克莱斯勒与北京奔驰的间接股东关系仍然可以转换为生产合同关系,奔驰方面还可能会施加一些影响。
如果克莱斯勒出售给通用汽车等美国汽车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本身是戴-克的竞争对手,问题就比较严重。
北汽控股的两难选择
北汽控股内部人士透露,2月14日,戴-克集团宣布可能出售克莱斯勒的消息之后,北汽控股内部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同时开始研究相关对策。
北汽控股已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就是到2010年实现120万辆的产销量。目前,北汽控股旗下有四大整车平台,如果北京奔驰的产销量不能如期提高,那么这一目标就很难完成。
独立汽车行业分析人士钟师表示,在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之间,如果非得绑定一家合作的话,北汽控股面临两难选择:奔驰虽能提升合资企业形象,但高端车型销量太有限;克莱斯勒品牌产品也许能有很大的销量,但双方投资规模不扩大,就没有这种可能性,即使产能扩大也不能保证什么车型畅销。因此,北汽控股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两家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里维持合作关系。不过,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北京奔驰的外方股东由戴-克集团变成了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两家公司,协调中外双方三个股东的利益诉求势必更加困难。
在北汽控股面临选择的同时,它也要接受对方的选择。对于克莱斯勒来说,即使脱离北汽,它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克莱斯勒已经与奇瑞汽车和东南汽车展开了合作。
即使对于戴姆勒-奔驰来说,也有可能脱离北汽。戴-克与北汽控股能够达成合作最初是因为克莱斯勒已经与北汽成立了北京吉普这家合资公司,是克莱斯勒拉上戴-克集团入伙,而非戴-克主动与北汽合作。而且,戴-克与北汽控股的合作并非十分愉快。不过,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北京奔驰项目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如果放弃现成的项目再寻求新的合作并非明智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