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 |
2009-05-05 |
|
已经正式公布的《若干意见》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到2010年,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基本满足国内能源、交通、原材料等行业和领域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建成若干具有国际较高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雄心由此可见一斑,《若干意见》正式公布之时,一张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巨幅施工图也已经显现。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其弱点也逐渐显露出来。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困扰着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振兴装备制造业已经迫在眉睫。而国务院的《若干意见》则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勾画出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在这份文件中,人们看到中国政府的勃勃雄心:到2010年,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基本满足国内能源、交通、原材料等行业和领域的需要;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建成若干具有国际较高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装备制造业地位举足轻重
记者曾多次就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话题采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采访中柳院士层层剖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阐述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根据2002年统计数据,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35.75%。这个数字清楚地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三分之一强要靠制造业。此外,工业税收的90%来自制造业,工业从业人员80%在制造业。其次,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在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中也一直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代表了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他说,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代表。纵观世界上美、日、德、法等工业化强国,无不是以强大的机械制造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据隋永滨介绍,《若干意见》是自1983年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的有关装备制造业的文件。他说,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这个文件,当时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他相信《若干意见》必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装备落后导致粗放增长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柳百成以大制造业的概念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三方面问题:首先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4%左右,但是却消耗了全世界约50%的水泥,30%的钢材。其次是产品低端,附加值不高。以铸造行业来说,我国铸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通铸件占到了大约60%,国外是40%。我国的普通铸件比例比国外高20个百分点。第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我国比工业发达国家差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整个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还很薄弱。柳百成引用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话说,如果增长模式还延续这种粗放式,那么到2020年,3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消耗。
隋永滨也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投入完成的。他列举数据说,每百亿元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冶金工业是1.76,石化工业是1.3,而装备工业则只有0.18。因此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和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也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障。
进口装备买不来现代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