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奖首次颁给两名一线工人 |
2009-05-05 |
|
首次对生产一线工人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奖励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2月27日揭晓,王洪军、韩明明两名普通工人分别摘得二等奖。这在国家科技奖励史上尚属空前。 王洪军、韩明明分别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此次为他们带来荣誉的分别是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
参加工作17年来,王洪军主要负责轿车车身的调整、车身修磨以及钣金返修工作。他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2006年,随着《王洪军轿车返修调整方法》一书的出版,汽车维修有了新的权威教材。而今年56岁的韩明明,最高学历仅是高中。3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设备维护的第一线。在宝钢工作的数年中,由他主持完成的多项科研项目,累计产生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此次获奖的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是韩明明在10年左右的时间中逐渐完善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对国外的除铁技术具有颠覆性意义。
记者注意到,包括机械行业在内的获奖项目,大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科技攻关。被誉为“生产线上的千手观音”的王洪军,其科技研发可以用17年如一日来形容。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的获奖项目《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用了10年时间。燕山大学的《无缝钢管减径产品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控制》项目研究用了15年时间。
2月28日,王洪军等机械行业获奖者来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娘家人”分享获奖的喜悦。在与获奖者座谈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成炳对他们表示衷心祝贺。座谈时,大家一致认为,实现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贵在持之以恒,要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记者同时了解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支撑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6年来,打造了科技、质量、标准、信息等多个工作平台,并积极推进机械工业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为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