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频设“绿色壁垒”电池行业面临洗牌 |
2009-05-05 |
|
据海关统计,2006年天津口岸出口蓄电池3.2亿个,价值3.4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下同)分别增长43.3%和43.2%。其中以镍氢电池、锂离子出口为主。2006年天津口岸分别出口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2.2亿个和0.9亿个,增长31.5%和97.1%,二者合计占同期天津口岸蓄电池出口总量的96.9%。加工贸易出口仍占主导,保税区仓储转口增长迅速。2006年天津口岸加工贸易出口蓄电池2.8亿个,增长35.9%,占同期天津口岸蓄电池出口总量的87.5%;保税区仓储转口出口2602万个,增长4倍。主要消费地为香港、美国和欧盟。2006年天津口岸对上述3个地区和国家分别出口蓄电池1.2亿个、0.53亿个和0.51亿个,分别增长82.8%、77.5%和25.8%,三者合计占同期天津口岸蓄电池出口总量的73.1%。出口企业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2006年天津口岸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蓄电池2.8亿个,增长44.8%,占同期天津口岸蓄电池出口总量的87.5%;国有企业出口0.4亿个,增长42.1%。 2006年天津口岸蓄电池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蓄电池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煤、油等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作为可重复使用的低价无污染能源应用日益广泛,电池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航海、航空、通讯、铁路、交通、国防等行业都开始广泛使用各种蓄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手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新型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新型环保电池的需求有增无减。相关资料显示:国内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约70%的产能是用来生产手机电池。 (二)我国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池产量占全世界电池产量的一半以上,新兴锂离子电池作为替代传统镍氢、铅酸蓄电池的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已逐渐推广。其具备不含汞、镉等污染物质,使用寿命长、能量充足等优势,附加值较高、利润丰厚,因此产业规模发展势头迅猛,出口量屡创新高。此外,日本三洋索尼等锂离子电池行业霸主,已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这将进一步拉升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加快电池产业结构升级。 (三)国产电池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廉价劳动力资源使我国制造类产品具备价格竞争优势。此外,国产电池是机器化生产与手工装配相结合,对同一条生产线只要做微小的调整即可生产出不同规格的产品,设备投入较少。而国外优势企业机器化生产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但对于不同规格的产品需要组装不同的生产线,设备投资额大,因此产品单价较高,削弱了其竞争力。 尽管蓄电池出口大幅增长,但有的问题必须值得我们关注 (一)欧盟频频设置绿色壁垒,蓄电池出口企业面临困难重重。欧盟委员会2006年2月3日发布电池和蓄电池指令,引入了便携电池中镉的含量0.002%的新限制。9月26日,欧盟《官方公报》颁布新的电池及蓄电池指令,出口欧盟的蓄电池不仅要满足近乎苛刻的汞、镉含量要求,还将承担昂贵的回收费用。而从11月15日开始,法国实施新的电子电器垃圾回收制度,欧盟其他国家也将陆续实施这种制度。欧盟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已使出口到欧盟的蓄电池成本大幅度增加。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因为经济原因和技术原因放弃欧盟市场。 (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蓄电池企业步履艰难。2006年以来,铅酸蓄电池不可缺少的原材料金属铅、镍的价格都开始大幅度上涨。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铅的生产成本也逐渐提高,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停止了铅在本国的生产,而改为在国际市场上采购成品铅,以转嫁对本国环境的污染,此举造成了电解铅价格猛涨,2006年铅的价格比2003年增长近两倍。与此同时,镍价格从2005年底的每吨15万元左右,涨到2006年的每吨接近30万元。此外,原材料钴、天然锰粉、锌粉等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三)高端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据业内人士称,新兴锂离子电池分为单芯组和多芯组,多芯组电池是由多块电池芯组成,生产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利润丰厚,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中。多芯组电池中若单个电池芯的电容量不达标,则整个电池组的性能将大打折扣,这在生产工艺中被称为电池组的一致性。国外知名企业已较好地攻克了这一难题。而国内厂家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电池组一致性无法保证,因此,国际知名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大多选用日本产品。 为此,建议企业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继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适当减少价格竞争相对激烈的产品出口。增加研发成本,在产品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环保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因原材料上涨所带来不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