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材[JianCai]业“重点发展[FaZhan]光伏玻璃[BoLi]、超薄基板玻璃[BoLi]、特种玻纤、特种陶瓷等新材料。支持水泥[ShuiNi]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
建材[JianCai]业,行业发展[FaZhan]新亮点与规划纲要明确的“十二五”发展[FaZhan]战略不谋而合!
“国家在加快转变发展[FaZhan]方式,建材[JianCai]业也在开动脑筋谋新谋变!研发制造新产品[ChanPin],才能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有市场,有利润;创造生产管理新方式,才能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中谋生存,谋发展[FaZhan]。”中国建筑(3.98,0.00,0.00%)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说。
1.
“旧产品[ChanPin]”、“旧模式”遭遇瓶颈
低端产品[ChanPin]产能过剩,利润较低,以目前增速发展[FaZhan],我国能源资源难以支撑
“我们已不是简单的水泥[ShuiNi]大国,而是一个超级水泥[ShuiNi]生产大国。中国的水泥[ShuiNi]产量早已超过了全球其它国家产量的总和。”中国水泥[ShuiNi]协会会长雷前治介绍,2010年我国水泥[ShuiNi]产量同比增加15.53%,第二十五年位居世界第一。
产量大、增速快的水泥[ShuiNi]行业是我国建材[JianCai]业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特别是政府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后,建材[JianCai]行业的“好日子”前所未有。“十一五”时期,建材[JianCai]行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6.1%,比“十五”时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十二五”期间,多项长期重大工程项目将开工建设,如1000万套保障住房建设投资、每年近4000亿元的水利投资、每年约7000亿元的铁路投资等,向建材[JianCai]行业继续释放了利好信号。
然而,风头正劲的建材[JianCai]业也有“大而不强”的一面。紧抓“旧产品[ChanPin]”、沿用“旧模式”的发展[FaZhan]之路,越来越难走。
从产业投资态势看,传统建材[JianCai]产品[ChanPin]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严重。由于产能过剩,一些地区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出现了行业亏损的现象。去年,辽宁省水泥[ShuiNi]行业就经历了有史以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短短两年多时间,13条5000吨水泥[ShuiNi]熟料生产线集中投产,使全省水泥[ShuiNi]总产能达7200万吨,超过辽宁“十一五”水泥[ShuiNi]产业规划目标近2000万吨。许多中小企业在中标大项目的同时,血本无归。
从产业结构现状看,“旧产品[ChanPin]”过剩、“新产品[ChanPin]”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国玻璃[BoLi]深加工率仅为32%,而世界平均水平约55%,发达国家高达85%。2010年我国新增平板玻璃[BoLi]生产线34条,使全国产能达8.9亿重量箱,但产能利用率却降至70%左右。而目前各地待释放产能还有1亿重量箱。与此同时,以超薄基板玻璃[BoLi]、特种玻璃[BoLi]纤维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亟需的深加工、高技术的玻璃[BoLi]产品[ChanPin]则相对短缺,还需要依赖进口。
从产业发展[FaZhan]环境看,“旧”的生产模式正受到能源环境等日益严重的制约。今年一季度,行业能源成本同比上涨7.8%,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成本压力前所未有。如果“十二五”时期,我国水泥[ShuiNi]产量仍以“十一五”时期的平均增速增长,即便水泥[ShuiNi]业的单位能耗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年能耗总量也将达3亿吨标煤,将消耗煤炭4亿吨,消耗电力2800亿千瓦时。国内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
即便忽视这些市场风险,投资“旧产品[ChanPin]”的核准也越来越难了。目前,我国水泥[ShuiNi]人均拥有量已经超过1吨,而按照工信部2010年公布的《水泥[ShuiNi]行业准入条件》,新型干法水泥[ShuiNi]熟料年产量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将被停止新建扩大水泥[ShuiNi]产能的项目。这意味着一些省份已经丧失了依靠扩大产能谋发展[FaZhan]的机会。此外,5月初,工信部下发通知,提醒各地方警惕盲目投资导致平板玻璃[BoLi]行业产能增长过快的现象。平板玻璃[BoLi]业新增产能的路也被严格限制了。
“结构调整是建材[JianCai]业‘十二五’发展[FaZhan]的一个大题目,但是如果我们光围绕传统产业做文章,没有新兴产业发展[FaZhan],将来结构调整很难,也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各种指标的推动。”乔龙德说,“市场现实、政策环境都在鞭策我们,依托新产业,研发新材料,增加新制品,时不我待!”
2.
“新”从何来?底气何在?
应用新技术,延伸产业链,瞄准新兴产业,“十二五”末新材料、新制品的比重应超过50%
“十二五”建材[JianCai]业谋“新”,“新”从何来呢?
乔龙德介绍,建材[JianCai]业“谋新”兵分三路。
开拓新原料,完善新工艺,提高“旧产品[ChanPin]”的资源利用率。例如水泥[ShuiNi]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的项目,在正常生产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增加新制品,延伸“旧产业链”的市场空间。例如水泥[ShuiNi]属于传统建材[JianCai],是原材料产品[ChanPin],产能大,利润空间小。但是将水泥[ShuiNi]的产业链延伸,发展[FaZhan]商品混凝土、水泥[ShuiNi]制品等,其生产成本几乎不变,利润却可以翻倍。
研发新材料,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FaZhan]需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及的光伏玻璃[BoLi]、超薄基板玻璃[BoLi]、特种玻纤、特种陶瓷等,都属于新材料。与传统建材[JianCai]服务于基础建设不同,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军事国防、电子信息以及新能源等领域,比如电脑液晶显示屏、手机屏幕采用的是超薄基板玻璃[BoLi],大功率风力叶片的原材料则是特种玻纤。这些应用新领域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是国家重点扶持或积极引导的投资亮点、消费热点,建材[JianCai]业大有可为。
“与传统建材[JianCai]相比,‘新’建材[JianCai]应用了新技术,延伸了产业链,跨越了行业界限,因此市场需求更广、利润更高、能耗更低、市场抗风险能力更强。”乔龙德介绍,目前企业发展[FaZhan]“新”建材[JianCai]不仅是由于感受到外部压力,紧迫感增强,更主要的是动力提升了。许多企业反映生产经营旧产品[ChanPin]又累又不挣钱,例如一块大尺寸的平板玻璃[BoLi]价格大约100元,而小尺寸的超薄玻璃[BoLi]却可以卖到500至600元。“无利不起早,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最好的指挥棒。”
实际上,我国建材[JianCai]业的发展[FaZhan]势头也恰恰验证了“旧”不如“新”。
“新”建材[JianCai]的市场需求更旺。近些年,新制品、新材料的发展[FaZhan]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建材[JianCai]。2010年,我国水泥[ShuiNi]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13.1%,而水泥[ShuiNi]制品为34.8%;平板玻璃[BoLi]业的增加值增速为16%,而技术玻璃[BoLi]为31.7%、玻璃[BoLi]纤维及制品为46.3%。
“新”建材[JianCai]的行业贡献更高。2006年,技术玻璃[BoLi]制造业的增加值刚刚超过平板玻璃[BoLi],而到了2008年,技术玻璃[BoLi]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平板玻璃[BoLi]的两倍。目前,新制品、新材料对建材[JianCai]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和传统建材[JianCai]相当。
“新”建材[JianCai]的竞争力更强。2010年,由于新制品、新材料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玻璃[BoLi]行业的出口数量下降了60%,但是出口额却增加了30%。
“新”建材[JianCai]的单位能耗更低。2010年,新制品、新材料行业增加值比重占全行业的43.1%,其能源消耗仅占全行业的6.5%,大幅摊薄了建材[JianCai]工业单位能耗,为“十一五”末建材[JianCai]行业单位能耗比“十五”末下降52.6%,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十二五’末,我们希望新制品、新材料在全行业的比重超过50%。”乔龙德说,“建材[JianCai]业可以不仅靠‘量’赚钱,还可以以‘质’取胜。”
3.
“新”建材[JianCai]也有新烦恼
产业链上下游标准不对接,高标产品[ChanPin]遭到拒绝,起步阶段的“新”建材[JianCai]研发亟需政策支持
尽管新型建材[JianCai]优点多,发展[FaZhan]势头猛,但仍面临标准、使用习惯以及政策“瓶颈”。
首当其冲的困难就是国内市场接受度低。
低辐射中空玻璃[BoLi]是节能建筑的主要建材[JianCai],其减辐射能力为普通单层玻璃[BoLi]的4倍。目前欧美国家对低辐射中空玻璃[BoLi]等节能玻璃[BoLi]的使用率达到50%,主要发达国家的使用率已高达80%,而我国的使用率不足10%。
混凝土制品是“长寿建筑”的基石。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屋建设就开始普及标号C40以上的混凝土,而目前中国大部分建筑使用的仍是标号C30的混凝土,即便这样会使前者的建筑寿命比后者高出几十年。
“这不是建材[JianCai]技术的问题,而是标准问题。”乔龙德坦言,建材[JianCai]产业居于产业链上游,建筑业居于产业链下游,由于产业链上的标准不对接,建材[JianCai]业颇有种“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感受。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普通房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仅为50年。标号越高的混凝土,寿命越长,价格越贵。许多建筑商认为在现有的国家标准下,没有必要使用高标准的混凝土。
“我能设计制造出寿命100年甚至更长的建材[JianCai]产品[ChanPin],但是如果建材[JianCai]采购商不认可,他觉得30年就足够了,那就意味着市场不接受高标产品[ChanPin]。”乔龙德说,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建筑垃圾已占垃圾总量的30%—40%,提高建筑设计标准不仅是建材[JianCai]行业发展[FaZhan]的呼声,也是全社会节能降耗的需求。
“建筑的设计标准对建筑材料影响极大。所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建材[JianCai]怎么发展[FaZhan]已经不够了,要协调发展[FaZhan],协调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协调资源平衡,这是我们面对的新难题,也是要破解的新课题。”乔龙德说,还有一些建筑设计师在面对新材料时,出于使用习惯的原因,不愿意冒险使用新产品[ChanPin],而缩短这个接受过程也成为下一阶段新材料发展[FaZhan]必须迈过的门槛。
除了制定标准与赢得信任,“新”建材[JianCai]的发展[FaZhan]还需要争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的水泥[ShuiNi]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在“十一五”期间也有企业尝试。然而,由于处置过程中收垃圾、“吃”垃圾、“消化”垃圾都要花钱,企业在经济上是亏损的,因而积极性不高。
“‘新’建材[JianCai]的发展[FaZhan]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企业相比,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优势。而这些项目启动资金数额大,研发周期长,因此亟需政策的支持,来打通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链条。”乔龙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