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的声音——劲流中的知识人》(范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如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等,作了重新阐释和反思。本文在挖掘最新未刊史料基础上,梳理了1940年“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暗幽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陶事件”主角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7年8月9日上午,高宗武在上海与船津辰一郎见面,下午与川越茂秘密会晤,当晚返回南京,将会谈内容直接向上峰汇报。就在这天晚上,上海却发生了“大山事件”,两个日本军人闯入虹桥机场时被保安队所击毙,从而引发了“八·一三”淞沪之战。高的谈判无以为继,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接下来的故事,是高辞去外交部职务,受命前往香港主持对日情报联络工作。殊不知此去,高竟一意孤行,越走越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1937年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受日本人之游说,表示愿意出面调停中日关系;12月2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高级将领会议,称不拒绝陶德曼调停。仅仅过了一个月,即1938年1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突然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并通知陶德曼本人,决定放弃与中国的谈判。日本人的这一强硬态度,进一步刺激了汪精卫求和的心情,其抗战的调门越来越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月14日,蒋指示高再飞香港。行前,蒋对高说:“你自己斟酌决定吧,尽力而为。”高开始了新一轮的秘密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应当说,1938年年初,高宗武南下香港,蒋介石是知道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蒋一度改口让王宠惠通知高不要去了,后在周佛海的担保之下,高还是去了。蒋对高确实是有点不放心,毕竟太年轻,与日本人又如此过从甚密,稍有差池,必误国家之大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后来的情况发展看,蒋的这一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年6月,高在蒋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去了东京,以他自己的说法,是为了搜集日方意向的情报,实则与日本陆军大臣、参谋次长等重要人物会见。在密谈中,高无意间给日方实力人物传达了一个错误信号,即汪精卫等人所谓的“和平主张”,在国民政府内部未被采纳,于是将设法从政府之外来推动或展开目前的“和平运动”……高此次东京之行,确实对日本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个月之后,日本内阁五相会议根据大本营陆军部的建议,通过《适应时局的对中国谋略》,决定采取“推翻中国现中央政府,使蒋介石垮台”的方针,“起用中国第一流人物”,“酝酿建立坚强的新政权”。所谓“中国第一流人物”,无非就是汪精卫、唐绍仪、吴佩孚这些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适于此时,高宗武意识到已闯下滔天大祸,从东京回到香港后,未敢去汉口,而是让手下的周隆庠将三份材料送交了周佛海,并附有一信给蒋介石。他在信中对蒋说,所呈送的三个材料“或可赎职擅赴之罪于万一”,其内心之惶恐溢于言表。蒋大怒,怒斥:“高宗武是个混蛋,谁叫他去日本的?”随即停止了高在香港的活动经费。蒋的这一态度,使欲建奇功的高宗武大受刺激,不禁咯血,导致结核病复发,沉寂了好几个月,连日本人也找不到他。从此,高宗武再也没有见过蒋介石。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