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记者/辛省志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再次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大门外,是与我们一度隔绝的国际社会。在这个外面的世界,一套“他们”编制的游戏规则——国际法已丰满起来。任何一个新来者要进入这个“圈子”,首先就要熟悉这些游戏规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0年来,中国对于国际社会这套规则的适应可以说也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然后在加深理解和参与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了国际社会,到今天成为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世界政经格局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法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发展中国家和不少发达国家都曾发出过对现行国际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 tujian.org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视野的不断拓展,中国人对现行国际游戏规则的局限性也深有感触。中国外交部主管国际条约法律事务的条法司司长段洁龙最近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不仅要切实遵守国际法的现有规则,更要积极参与到制定国际法新规则的进程中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际法与中国对外开放 tujian.org
《环球》: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中,国际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段洁龙: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可以说是与国际法紧密相关的。历任中国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国际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在1978年12月中央确定改革开放方针前夕,邓小平就指出“要大力加强国际法的研究”;1997年12月,江泽民号召各行业的同志都要学习国际法知识,为改革和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在新形势下,胡锦涛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首次明确提出“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重视和善用国际法,在中国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和影响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tujian.org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仅参加了20个国际组织和30多项国际条约以及5000多项双边条约。而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国际条约和15000多件双边条约,近几年缔结的双边条约更以每年500至600项的数量递增,成为主要国际机构和国际谈判中不可或缺的一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国际法体系这个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相应的义务,既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