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的统治基础并未受到动摇,而以强硬派日益得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期3周的加沙战火终于暂时平息,20日以色列从加沙撤离最后剩余的部队,哈马斯警察也开始走上加沙城等地街头维持秩序。整个加沙地带的停火尽管显得十分脆弱,但局势基本上保持了平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次冲突至少造成1200名巴勒斯坦人和13名以色列人丧生。随着战争结束,舆论也开始初步盘点冲突双方的胜负得失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军事:双方都自称胜利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毫无疑问,以方的此次行动单从军事本身来说打得相当漂亮:相比哈马斯,以方伤亡率极低;从战斗开始到最后一直保持绝对优势,让哈马斯事先预备的地道战、巷战、自杀式爆炸等战术没有发挥出来;成功摧毁了哈马斯等武装的多处军火库、火箭弹发射点、兵工厂、走私地道等战略设施,并打死了包括若干高层在内的多名哈马斯武装人员……以国防军总参谋长阿什克纳齐19日就此次行动发表总结性讲话时说,此次行动给了哈马斯以重创,以色列南部安全形势得到了改善,以政府定下的最初目标全部实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宣称自己是战争的胜利者,在冲突中死亡的武装人员数量不过48人。据当地卫生部门及媒体人士称,由于哈马斯多数武装人员在作战时都身着便装,所以要统计其伤亡数量实在是困难,但若要说只有几十个人,那肯定只是不实之辞。而且武器库等现实目标被摧毁,其弹药装备损失了一半。不过,哈马斯在加沙的统治依然存在,以方所关注的哈马斯“去军事化”,防止其重新武装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哈马斯说,以色列为防止他们重新武装而进行的努力都将是徒劳,哈马斯将继续走私和生产武器,并且将扩大火箭弹袭击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治:以强硬派人气急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以色列,不管是具体领导和参与行动的执政党前进党、工党,还是对行动表示支持的最大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都通过此次行动赢得了更多的人气。以在2006年与黎巴嫩真主党打了一场不十分利落的战争后,普通以色列民众都把这次加沙行动视为解决南部危机、重振以军声威的机会,因而对政府的决策表示了极大支持,国内政治凝聚力出现了几年来未有的高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军事行动却在无形中助长了以色列右翼的强硬势力。军事行动的成功有可能对未来大选以及政府政策的强硬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统治没有因为以色列的猛烈进攻而受到动摇,相反,随着以军行动的扩大和平民伤亡人数的增加,其在巴勒斯坦内部获得的支持率也呈现增长态势。另外,以军行动还使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领导的温和派政府处境尴尬,在加沙地带的地位更加边缘化。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加剧,不利于未来的以巴和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交:双方各有支持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在战争的后期,随着加沙平民伤亡人数的激增,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过度反应”提出了强烈批评和谴责,但与以往一边倒的呼声不同,此次不管联合国的有关决议还是一些国家针对加沙危机的表态,都对以色列的安全、自卫等要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通过与埃及达成共识,与美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得到欧洲5国承诺派兵实现加沙长期停火,以色列在战争之初提出的建立加沙边境安全监督机制的目标得到了最基本的保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希望通过战争实现南部地区长治久安的以色列,却意外地发现周边地区反以势力的增长:叙利亚中止与以色列的间接和谈;卡塔尔断绝了与以色列的关系;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紧张;伊朗总统破天荒地应邀出席多哈阿拉伯国家紧急会议,哈马斯代表在会上发言,独独不见身为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巴斯的身影。哈马斯借抵抗以色列树立的强硬形象,利用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赢得了一定支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济:巴方损失20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另一方面,战争也让以色列旅游业迎来了真正意义的冬天,而一些国家、组织抵制以货、断绝与以色列经贸往来的呼声更是让以色列始料未及。此外,军事行动还带来世界上一些极端势力对以色列的仇视。 tujian.org
哈马斯方面,据独立调查人员所作的初步评估结果显示,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的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总共造成当地约4100户民房、1500家工厂和作坊、20座清真寺、31座安全设施、10处供水和污水管线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美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由于加沙与埃及之间的拉法边境地道大部分被以军摧毁,其余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发挥作用,这一局面使得掌控着加沙物资进出主要口岸的以色列在加沙重建问题上拥有了更多的影响力。以正试图通过加紧对加沙重建事务的控制,防止援助资金和物资被哈马斯用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