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俄地方当局决定禁止日本公民无签证观光争议岛屿
2009-08-03
  

  炎炎夏日,想找个地方清凉一下?搜狐旅游给您推荐避暑好去处。

  点击进入 【避暑主题月专题】 【城市避暑 寻找<25℃的好地儿】

【寻找国内的清凉仙境】

发帖赢取 ※韩国华克山庄赌场酒店住宿券 ※搜狐可爱狐狸抱枕

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俄罗斯总统助理德沃尔科维奇7月8日宣布,在意大利八国峰会期间梅德韦杰夫总统将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讨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问题。在日本议会不久前通过法案宣布争议岛屿为其固有领土后,俄日领土争端日益尖锐,作为回应,俄罗斯萨哈林州千岛区当局当日决定不再落实双边无签证交流制度,拒绝没有签证的日本公民前来观光旅游。

  俄总统助理德沃尔科维奇8日确认,在意大利峰会期间梅德韦杰夫总统将和日本首相讨论岛屿争端问题,但他拒绝就两国首脑领土会谈的内容和可能的结果做出任何预测。

  据悉,梅德韦杰夫将会提出日本议会不久前通过法案宣布争议岛屿为日本固有领土的法案的问题。7月3日日本议会参议院通过了《促进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特别措施法》,强调俄日双方争议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为日本固有领土,并将领土争端的解决与缔结俄日和约问题挂钩。此举激起了俄罗斯当局和民众较为强烈的反应,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当局,都纷纷发表强硬声明,准备或者已经采取措施予以回应。

  7月7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发表声明,指责日本议会通过争议领土法案与俄日睦邻、相互尊重和建设性对话的原则背道而驰,是极其不友好的举动,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侮辱。建议俄总统采取措施防止日方的挑衅行为,考虑暂停落实南千岛群岛与日本的免签协议。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指出,日本国会通过这项修正案无助于任何问题的解决,只会使问题更难解决,南千岛群岛永远都不会是日本的。7月8日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多数派议员建议审议一揽子法案,宣布南千岛群岛为俄罗斯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割让南千岛群岛的法律条文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争议岛屿所在的俄罗斯地方当局支持切实采取措施回应日方的行为,赞成冻结双边无签证交流制度。萨哈林州杜马议员将于7月9日讨论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领土诉求问题,计划通过决议宣布这些岛屿为俄罗斯领土,建议向联合国申诉日本的相关行为危及国际安全。为对抗日本“图文侵略”俄罗斯领土的行为,萨哈林州议会还将建议起草和通过相关法律,规范对南千岛群岛的图文表述,追究实质性歪曲俄领土表述行为的行政责任,如出版和使用未标注南千岛群岛的地图、教科书等。此前萨哈林州千岛区议员已经决定不再落实双边无签证交流制度。千岛区区长拉祖米什金7月8日在择捉岛会见最后一个无签证日本观光团时宣布,由于日本议会通过了极不友好的法案,择捉岛将停止与日本之间的无签证交流,直到日本政府废除这项法案时为止。1992年俄日两国签署政府间条约,开始在俄罗斯中、南千岛群岛和日本之间实行无签证交流制度,至今共有8000多名日本人前往千岛群岛观光,约有7000名俄罗斯人回访。根据此前商定的交流计划,2009年5月至10月间应有22个日本代表团,约1000人前往南、中千岛群岛参观,有11个俄罗斯代表团,约330人前往日本观光。

  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伊沙耶夫7月8日宣布,日本议会通过的法案严重恶化了双边关系,在当前两国人民尚未准备互相让步的情况下,争议岛屿问题的解决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近期不可能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